大黑狗应声窜出,直扑大石砬子而去。
霎时,大黄它们亦嗅到气味,紧随大黑狗,仔细嗅察着雪地上黑熊遗留的脚印与斑驳血迹。
这头黑熊想必已远遁,除了地上痕迹,空气中并无它的气息。
但脚印近在眼前,两条头狗沿踪追击。
“快走!”
林峰难得催促同伴。
今日这头黑熊非同一般。
三人穿过石塘带,循脚印下到北边山岗。
往下一里半地,又转向西北岔路上山。
此山有一片杨树林,这些杨树的树皮乃大马鹿冬日主要食源。
但今日,无一只鹿敢近前。
在一棵大杨树下,一头巨硕的黑熊蜷缩在树根处。
它并未沉睡,下颚不停颤动,发出声声低沉吼叫。
其两肋处各有一个血窟窿,血已止住,伤口凝结着血色冰碴。
当黑熊前腿后蹬、后腿前伸,身体弓起之际,两侧伤口不会喷血,唯在身体舒展时,伤口方会渗血。
昨夜这头黑熊始终蜷缩身躯,以此法控制住了两肋出血。
突然,黑熊昂首,鼻翼微动,自山风中分辨出了那些令它憎恶的气息。
在过去那个冬天,林峰专猎此等“走驼子”黑熊。
每次带狗追击,总能堵到未离窝的黑熊。
但今日这只熊确实异乎寻常。
虽与林峰等人相隔七八里地,其嗅觉却极其敏锐。
从山风中辨出人的气味后,黑熊立即起身,拖着伤躯试图穿越杨树林。
高山杨树林中少有杂树,且于杨树林的朝阳面,必定生长着两种植物:一为刺老芽,一为火燎子。光听其名,便知二者皆非善类。
而黑熊趴窝,必选阳面,这是习性,也是铁律!
尤其在冬日,即便黑熊所蹲仓子,仓口亦须朝阳。
比拇指还粗的刺老芽,能长至三五米高。
冬日虽落叶,但枝干尖刺依然锋锐。
大黑熊一步步前行,所经之处无所避让,无论是刺老芽还是火燎子,尽皆一路推倒碾过。
当大黑熊行至树林深处时,它听到了阵阵犬吠。
此刻,大黄、大黑狗、皆嗅得了它的气息。
两条头狗开始加速,大黄与大黑狗双双开声,率领狗帮追杀黑熊。
令人惊异的是,闻听狗吠的黑熊,竟奔跑起来!
此熊着实反常。
昨日林峰他们开枪射击,它不似他熊那般顶枪搏杀,而是中弹即逃。
此刻狗群来追,它又在逃窜。
实则,无论野猪抑或黑熊,被狗追时逃跑本是常态。
但这有一前提,熊没受伤。
受伤的熊,最为危险。
熊主动伤人的三个条件中,便有一条是“身上有伤”。
这一年,林峰带狗围过多少熊?
但凡受伤之熊,被狗围住后,无一逃跑,无一上树,皆是直接开战。
但这只熊,却在奔逃!
当它穿过杨树林后,终被大黑狗与大黄追上。
这一路追来,大黑狗始终以吠声聚集狗群,其他狗也未落后太远。
不到两分钟后,在高山平坦处,一头大黑熊颠簸着向前奔跑,不时转头睥睨左右。
在其两侧,一条条猎狗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