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 第136章 守仁献策惊圣驾,帝授兵权赴户部

第136章 守仁献策惊圣驾,帝授兵权赴户部(1 / 2)

坤宁宫宫门口,王守仁刚下马车,就被张永一把拉住。

太监张永的声音带着急促,额角还挂着汗:“王主事!快跟咱家走!”

“刚收到密报——漕运总督府的人带了五十个兵,骑着快马往德昌号粮库去了,说是‘帮知府看管粮库’,实则是要烧里面的过磅单和入库账册!”

王守仁心里一紧,脚步瞬间加快。

“离德昌号还有多久路程?”王守仁急切问道。

“按快马的速度,最多一个时辰就到!”张永引着他往暖阁跑,青石板路上的脚步声撞得格外响。

“陛下还在里面等您,这事得赶紧定主意!”

两人刚冲进暖阁,朱厚照正对着案上的保定府舆图皱眉,舆图上“德昌号粮库”的位置被朱笔圈了个红圈。

见他们进来,朱厚照抬头,眼神里带着急色。

“守仁,刚收到的密报你知道了?漕运总督府要毁账册,这是怕咱们查到他们头上!”

王守仁躬身行礼,动作没半分拖沓。

直起身时,王守仁语气沉稳:“陛下,事不宜迟,得先断了他们毁账册的路,再安抚灾民——两者得同时办,不能等!”

他走到舆图前,指尖点在“德昌号”和“安肃县”之间的官道上。

“德昌号在保定府城南,离安肃县只有三十里,总督府的人走官道,咱们可以让京营士兵抄近路,走田间小道,说不定能赶在他们前面封库!”

朱厚照眼睛一亮,往前凑了半步。

“你具体说说,怎么同时办?”

“第一步,京营分两队行动。”王守仁条理清晰,每句话都砸在点子上。

“一队由沈希仪带领,带一千人,备二十车粮食和常用药,抄近路去德昌号,见到粮库就封门,不许任何人进出,尤其是总督府的人,敢硬闯就扣下,按‘阻挠查案’论处。”

“另一队由徐延德带领,带两千人,直接去安肃县,不穿甲胄,只带木棍防身,到了就开仓熬粥,跟灾民说‘陛下知道赈灾粮被贪,已派官查案,查出来就还大家公道’,先把人心稳住。”

他顿了顿,补充细节,避免漏洞。

“徐延德是定国公孙子,地方官不敢怠慢,让他带几个会说保定话的士兵,跟灾民沟通更顺畅。”

“沈希仪懂兵法,还识得账册,让他封库后先把过磅单和入库薄收起来,找个安全的地方存着,别被人抢了。”

“第二步,让锦衣卫配合京营。”王守仁又道。

“陆炳大人在保定府有眼线,让眼线盯着总督府的人,一旦他们靠近德昌号,就放信号弹,沈希仪见了信号就加强戒备。”

“同时让东厂的人去查总督府的文书,看看他们有没有提前给德昌号掌柜送信,让掌柜转移赃粮。”

“第三步,户部得同步核账。”他看向朱厚照。

“等京营封了德昌号,让韩文大人派老吏去粮库核账,对比‘入库数’和‘州县签收数’,差的粮食就是被贪的,再结合锦衣卫抓的人,证据就齐了。”

这番话既解了“毁账册”的燃眉之急,又没放掉“安抚灾民”的根本,还把户部、锦衣卫、东厂的分工串了起来,形成闭环。

朱厚照拍案叫好:“好!这法子周全!既堵了总督的路,又安了灾民的心,比刘大夏那套‘砍头’强百倍!”

他转身走到案后,从抽屉里取出一枚鎏金铜符,上面刻着“京营调兵符”五个字,递到王守仁面前。

“朕给你调兵符,京营你可调动三千人,不用跟营将报备,直接调!”

“徐延德和沈希仪归你管,他们要是敢不听令,你直接拿兵符治他们的罪!”

王守仁双手接过兵符,铜符沉甸甸的,带着体温。

王守仁躬身道:“陛下信任,下官万死不辞!只是有一事恳请陛下——灾民多是被贪腐所逼,只要没动手杀官,还请陛下网开一面,别追究他们闹事的罪,给他们口饭吃,送回原籍就好。”

“朕正有此意!”朱厚照点头,从案上拿起一张叠好的纸。

“这是朕刚写的手谕,你带着——上面写着‘灾民闹事,罪在贪官,非民之过,凡未伤人者,一律赦免’,地方官要是敢刁难,你就出示手谕!”

他又指了指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