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还是不能太执迷强求。”
许易洒然一笑,似看开不少,踩着平衡车离开了皇宫,回到自己的许府。
马皇后不会早死。
朱标不会英年早逝。
洪武一朝初显底蕴,开始走向另一番光景。
这样的情况已经很好,强求太多反而徒增苦恼。
……
……
许府。
“刺刺刺——”,刀片切割的声音在一处房间里整日未绝。
知道有翡翠、和田玉这些玉石,许易早准备了电锯。
锦衣卫带回来的翡翠原料,有的已经切开,有的只钻开了一点。
这些原料品质高低不齐,最好的一块也没有达到上次的玻璃种,只是高冰。
不过胜在颜色好,都是“色料”,也能值不少钱。
为此,许易还特意给了翡翠各品质和对应价值的图纸。
各矿区翡翠埋葬地下较深,开采深度在几十米至几百米。
原生矿稳定性更高,产优质翡翠的概率更大,可埋葬深度也大。
古代靠人工挖掘,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马皇后的意思,往后锦衣卫会源源不断从缅甸运输翡翠回来,填补剩下的窟窿。
细水长流?
对此,许易只能默许。
只要有源源不断的钱进他的口袋就成。
他不是刚穿越那会儿,一穷二白,拼命想多赚点。
天底下的钱是赚不完的,有钱更当惜命,别到时候钱没花完,他人就没了。
……
……
奉天殿。
春雨刚歇,洒落的月华给人以清寂、薄凉之感。
烛火式微。
朱元璋和朱标坐在殿内的台阶上,二人手拿《明史》品读着,一旁放着食盒,看起来纹丝未动。
从白天到黑夜,他们两人一直待在这里谁也不见,连饭菜都是马皇后送来的。
史书里清晰记载…
从洪武朝的“开国功绩”,到国策失误。
从永乐朝的“下西洋”“北伐”,到仁宣之治的收缩修养。
看似一派“盛世”景像,可朱元璋看到的是军备废驰,边军被“渗透”。
文臣势大,宦官崛起。
大明内忧外患,已有累卵之危。
“混账!”
“我朱家儿郎,怎出了这般鸟屎货色!”
忽然看到了什么,朱元璋气煞不已,将手里的史书恶狠狠砸在地上。
葬送大明精锐就罢了!
被俘虏也就罢了!
他为何不能有点骨气?
《明史·英宗前纪》记载:“也先拥帝至宣府,传旨谕杨洪、纪广等开门,城上人对曰:所守者皆皇上城池,天暮不敢开门。”
被俘虏竟还让守将打开城门,放敌人入侵?
还美其名曰“北狩”?
“呼呼呼——”朱元璋气得胸膛剧烈起伏,嗓子眼都冒烟,恨不得拿朱祁镇当猎物一箭射死。
关键是。
就这样的货色,他竟然还能再次成为皇帝?
咱大明朝中文武大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