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87章 时念以诚邀山长,寒门书生辨真章

第87章 时念以诚邀山长,寒门书生辨真章(1 / 2)

时念话锋轻轻一转,语气满是诚恳:

“所以有件事,想请山长帮个忙。”

“三日后的诗词大会,若是山长肯带着书院学子来捧个场,怡红院愿捐出白银千两,给书院添置新书,也算为盛京的文脉尽份力。”

何鑫智握着茶杯的手顿了顿,明显愣了神。

他本以为时念会辩解青楼办诗会的争议,或是用激将法逼他松口。

万万没料到她如此直接,甚至主动提出捐银。

这手笔,比好些吝啬的勋贵还要大方。

“你就不怕……我们来了之后,觉得诗会粗鄙,当场砸了你的场子?”

他放下茶杯,语气比刚才缓和了些。

其实他也清楚,光是时念刚才显露的那两句诗,这诗会便不会差到哪儿去。

“若是山长带着学子来砸场子,反倒明诗词大会有讨论的价值,这才更有意义不是吗?”

时念笑了,眼底没有半分慌乱。

“而且,若是真能激出几首佳作,那也是怡红院的荣幸。”

她顿了顿,又补了句,给足了台阶。

“当然,若是山长觉得不妥,或是学子们对怡红院有顾虑,不来也无妨。”

“到时候我会让人把大会上的优秀诗作抄录一份送到书院,也算没白费这场筹备。”

这番话既坦荡又知进退,没有半分风月场所的油滑,倒让何鑫智彻底刮目相看。

他抬眼望向戏台上方“以诗会友”的红布,再看看堂里认真学诗的姑娘们。

他勾起嘴角,松了口:

“银子不必了,盛京书院不缺这点银子。”

他合上桌上的《蓝星诗词集》,语气郑重:

“三日后,我会带三十名品学兼优的学子过来,但我也有个条件——”

“山长但无妨。”

时念身子微微前倾,神情专注。

“若是你这诗会办的名不副实,或是大会掺杂半分风月俗气,我会立即带着学子离开。”

“并且会告知国子监,让祭酒大人在皇上面前参你一本。”

何鑫智的话掷地有声,没有半分含糊。

时念拿起茶盏,对着他虚敬了一下:“如此甚好。”

送走何鑫智,流芝端着茶盘凑过来:

“念姐,真要让他们来啊?盛京书院的学子个个眼高于顶,万一故意刁难怎么办?”

“刁难才好。”

她还担心那些学子不刁难。

若是没有热度,那这场诗会岂不是白办了?

时念望着巷口,晚风吹得墙上的传单轻轻飘动。

她的眼底闪着期待的光,脸上满是跃跃欲试。

“越是刁难,越能显出咱们诗会的真材实料。”

“再者,有盛京书院这面大旗背书,往后谁还敢把怡红院和青楼二字绑在一起?”

她拿起一张刚抄好的传单,眼里满是期待。

此时大力等人还在盛京街头分发传单,连空气里仿佛都飘着诗词的墨香。

有书生攥着传单往怡红院跑,想提前探探虚实。

有商户让伙计去预留位置,生怕错过了这场热闹。

连顺天府的衙役都互相转告,要去看看这场前青楼办的诗词大会,到底是个什么新鲜模样。

时念听到阿福回来的这些,就知道——

她要的风,已经吹起来了。

*

戏台两侧的彩纸诗签越挂越密。

乔章林写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被杜元介特意挂在正中央,浓黑的墨迹在灯笼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后厨飘来桂花糕的甜香,混着大堂里的墨香,酿成了独属于怡红院的暖香。

“念姐,何山长真的会带学子来吗?”

阿福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搓着手站在旁边。

以往若是有人同他书院的山长要带着学子去前身是青楼的地方,打死他也不信。

尽管如今的怡红院早已和青楼没半点关系,但他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时念浅笑一声,并未回答。

她伸手拿起案上的锣锤,对着戏台中央的黄铜锣“咚——咚——咚——”敲了三下。

清脆的锣声穿透大堂,传遍春螺巷,像是在提前宣告一场盛宴的开启。

“都准备好,”

她转身对众人笑道:

“后日,咱们就让盛京城所有人看看——”

“我们怡红院的戏台,不止能唱悲欢离合的戏,还能装下整个盛京的笔墨书香!”

夜色渐深,怡红院的传单还在被人传阅。

巷口的角里,一个穿粗布衣裳的乞丐捡起地上一张皱巴巴的传单,对着月光认出了床前明月光的月字。

他咧开缺了颗牙的嘴,抬头望向天空,不知在想些什么。

时念站在二楼回廊,望着盛京城里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

她想起那句关于科考的诗。

朱唇轻启,风裹着她的声音飘向远方,与巷口的书声、院里的笑声融在一起。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后日的怡红院,定会比长安的花,更热闹。

第二日清晨,盛京的朝阳刚爬过城墙,就把东市的青石板晒得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