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探索思考
老舍先生曾在《青岛与山大》中写道:“在这以尘沙为雾、以风暴为潮的北国里,青岛是颗绿珠。”而要论青岛最美的时候,老舍认为当属五月。在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里,作者从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角度全方位地展现青岛的美,让读者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
阅读批注
因为青岛的节气晚,所以樱花照例是在四月下旬才能盛开。樱花一开,青岛的风雾也挡不住草木的生长了。海棠,丁香,桃,梨,苹果,藤萝,杜鹃,都争着开放,墙角路边也都有了嫩绿的叶儿。1五月的岛上,到处花香,一清早便听见卖花声。公园里自然无须说了,小蝴蝶花与桂竹香们都在绿草地上用它们的娇艳的颜色结成十字,或绣成儿团;那短短的绿树篱上也开着一层白花,似绿枝上挂了一层春雪。2就是路上两旁的人家也少不得有些花草:围墙既矮,藤萝往往顺着墙把花穗儿悬在院外,散出一街的香气:那双樱,丁香,都能在墙外看到,双樱的明艳与丁香的素丽,真是足以使人眼明神爽。
1 直接描写
樱花盛开后,青岛的花草便日益繁盛起来。作者用列举的方法说明开花的植物之多,显现出生机勃勃的热烈气氛,直接向读者展示五月青岛的盎然春意。
2 比喻、化静为动
作者将绿树篱上的白花比作绿枝上的春雪,可见花朵之繁茂。用“结”“绣”“挂”等动词形容花朵盛开的姿态,尤其“绣”字的使用,表明花朵如绣品般精细,形象逼真又生动表现出花朵的饱满、茂密。
山上有了绿色,嫩绿,所以把松柏们比得发黑了一些。谷中不但填满了绿色,而且颇有些野花,有一种似紫荆而色儿略略发蓝的,折来很好插瓶。3
3 化静为动
“填”字化静为动,生动还原了春天到来后花草在山中生长,最终布满山谷的过程。“满”字则表现山中草木茂盛,满目苍翠,给人以遍地紧密之感。“填满”一词的运用可见老舍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娴熟的遣词造句功力。
青岛的人怎能忘下海呢,不过,说也奇怪,五月的海就仿佛特别的绿,特别的可爱,也许是因为人们心里痛快吧?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4风不凉,浪不高,船缓缓的走,燕低低的飞,街上的花香与海上的咸味混到一处,浪漾在空中,水在面前,而绿意无限,可不是,春深似海!5欢喜,要狂歌,要跳入水中去,可是只能默默无言,心好像飞到天边上那将将能看到的小岛上去,一闭眼仿佛还看见一些桃花。人面桃花相映红,必定是在那小岛上。
4 排比、夸张
这一段描写意境壮美,一气呵成,写出了五月的青岛春意盎然,从一处蔓延到整个城市的逼人气势。排比的手法使得句子音韵和谐,如同春意尽情释放,让读者如临其境。
5 动静结合
作者进一步解读青岛的“绿意”,用风、浪、船、燕、花香、海水等多个景物表现出无处不在的春意,调用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生动诠释了“春深似海”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