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个忍着笑代表十七岁年纪微向上翘的嘴角,我看出一种回答,意思清楚分明。
“哪样对不起?你们城里人就会客气。”
的确是,城里人就会客气,礼貌周到,然而总不甚诚实得体。好像这个批评当真是从对面来的,我无言可回,沉默了。
到两人为我把床铺整理好时。老太太就拍一拍那个绣有“长命富贵”的扣花枕帕的旧式硬枕,口中轻轻的近于祝愿的语气说:“好好睡,睡到大亮再醒,不叫你你就莫醒!”且把衣袖中预藏的一个小小红纸包儿,悄悄地塞到枕头下去。我虽看见只装作不曾看见。9于是,两个人相对笑笑,有会于心地笑笑,像是办完一件大事,摇摇灯座。油还不少,扭一扭灯头,看机关灵活不灵活。又验看一下茶壶,炖在炭盆边很稳当。一种母性的体贴,把凡是想得到的都注意一下,再就说了几句不相干闲话,一齐走了。我因之陷入一种完全孤寂中。听到两人在院转角处踏雪声和笑语声。这是什么意思?充满好奇的心情,伸手到枕下掏摸,果然就抓住了一样东西,一个被封好的谜。试小心裁开一看,原来是包寸金糖。知道老太太是依照一种乡村古旧的仪式。乡下习惯,凡新婚人家,对于未结婚的陌生男客,照例是不留宿的。若特别客人留在家下住宿时,必祝福他安睡。恐客人半夜里醒来有所见闻,大早不知忌讳,信口胡说,就预先用一包糖甜甜口,封住了嘴。
9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作者生动刻画了睡前老太太安抚自己的情景,展现了她慈爱、善良的性格特征。同时祝愿的语言和藏红纸包的动作,将当地独特又神秘的风俗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切离不了象征。唯其象征,简单仪式中即充满牧歌的抒情。
我因为记得一句俗话,“入境问俗”,早经人提及过,可绝想不到自己即参加了这一角。我明早上将说些什么?是不是凡这时想起的种种,也近于一种忌讳?10五十里的雪中长途跋涉,已把我身体弄得十分疲倦,在灯火煌煌笳鼓竞赛的喜筵上,甜酒和笑谑所酿成的空气中,乡村式的欢乐的流注,再加上那个十七岁乡下大姑娘所能引起我的幻想或联想,似乎把我灵魂也弄得相当疲倦。因此,躺入那个暖和、轻软、有干草干果香味的棉被中,不多久,就被睡眠完全收拾了。
10 心理描写
初到陌生的村落做客的作者,对当地的一切充满好奇,也担心自己的无知冲撞了当地的习俗,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将这种手足无措的情绪生动展现了出来。心理描写能够使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形象立体化,使得角色更加完整和真实。
现在我又呼吸于这个现代传奇中了。炭盆中火星还在轻微爆炸。11假若我早醒五分钟,是不是会发现房门被一只手轻轻推开时,就有一双眼睛一张嘴随同发现?是不是忍着笑踮起脚进到房中后,一面整理火盆,一面还向窗口悄悄张望,一种朴质与狡猾的混和,只差开口,“你城里人就会客气。”到这种情形下,我应当忽然跃起,稍微不大客气的惊吓她一下,还是尽含着糖,不声不响?我不能够这样尽躺着。油紫色带锦绶的斑鸠,已在雪中咕咕咕呼朋集伴。我得看看雪晴侵晨的庄宅,办过喜事后的庄宅,那分零乱,那分静。屋外的溪涧、寒林和远山,为积雪掩覆初阳照耀那分调和,那分美,还有雪原中路坎边那些狐兔鸦雀经行的脚迹,象征生命多方的图案画。但尤其使我发生兴趣感到关切的,也许还是另外一件事情。新娘子按规矩就得下厨,经过一系列亲友预先布置的开心笑料,是不是有些狼狈周章?大清早和丈夫到井边去挑水时,是个什么情景?那一双眉毛,是不是当真于一夜中就有了变化,一眼望去即能辨别?有了变化后,和另外那一位年纪十七岁的成熟待时大姑娘比较起来,究竟有什么不同处?12
11 前后呼应
此处呼应了文章开头作者刚刚醒来时的心情和环境,至此我们明确了,前文大段的描述实际是作者对昨天经历的回忆。前后呼应的写法能够使文章结构完整严密,在写作中通过制造段落和情节间的关联和呼应,可以起到强化表达的作用。
12 设问
作者再次剖析自己的心理活动,用设问的方式表达出对新娘婚后变化的好奇,言语中表现出他青春时期的懵懂和萌发的少年情愫。
盥洗完毕,走出前院去,尽少开口胡说。且想找寻一个人,带我到后山去望望并证实所想象的种种时,“莫道行人早,还有早行人”,不意从前院大胡桃树下,便看见那作新郎的朋友,正蹲在雪地上一大团毛物边,有所检视。才知道新郎还是按照向例,天微明即已起身,带了猎枪和两个长工,上后山绕了一转,把装套处一一看过,把所得的已收拾回来。从这个小小堆积中,我发现了两只麻兔,一只长尾山猫,一只灰獾,两匹黄鼠狼。装置捕机的地面,不出庄宅后山,半里路范围内,一夜中即有这么多触网入彀的生物。而且从那不同的形体,不同的毛色,想想每一个不同的生命,在如何不同情形中,被大石块压住腰部,头尾翘张,动弹不得;或被圈套扣住了前脚高悬半空挣扎得精疲力尽,垂头死去;或是被机关木梁竹签,扎中肢体某一部分,在痛苦惶惧中,先是如何努力挣扎,带着绝望的低嘶,挣扎无从,精疲力尽后,方充满悲苦的**,沉默下来,等待天明,到末了还是不免同归于尽。这一摊毛茸茸的野物,陈列在这片雪地上,真如一幅动人的图画。13但任何一种图画,却不会将这个近乎不可思议的生命的复杂与多方,好好表现出来。
13 想象
作者虽未亲临捕猎现场,却通过猎物想象出惊心动魄的捕猎场面。本段描写中,捕到的猎物为实,捕猎场面为虚,虚实结合之间使文章的情节更为丰富,意境挖掘更深。在写作过程中,通过调动想象力,使用联想、想象的写法描写景物,能够增添文章的趣味性,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的阅读感受。
后园竹林中的斑鸠呼声,引起了朋友的注意。我们于是一齐向后园跑去。朋友撒了一把绿豆到雪地上,又将另一把绿豆灌入那支旧式猎枪中,藏身在一垛稻草后,有所等待。不到一会儿,枪声响处,那对飞下雪地啄食绿豆的斑鸠,即中了从枪管喷出的绿豆,躺在雪中了。吃早饭时,新娘子第一回下厨做的菜中,就有一盘辣子炒斑鸠。
一面吃饭一面听新郎述说下大围猎虎故事,使我仿佛加入了那个在自然壮丽背景中,人与另外一种生物充满**的剧烈争斗与游戏过程。新娘子的眉毛还是弯弯的,引起我老想要问一句话,又像因为昨夜晚老太太塞在枕下那一包糖,当真封住了口,无从启齿。14可是从外面跑来的一个长工,却代替了我,打破了桌边沉默,在桌前向主人急促陈述:“老太太,队长,你家巧秀,有人在坳上亲眼看到。昨天吹唢呐的那个中寨人,把你家大姑娘巧秀拐跑了。一定是向鸦拉营方向跑,要追还追得上。巧秀背了个小小包袱,还笑嘻嘻的!”
14 前后呼应
作者曾在前文提到想比较姑娘和新娘子的眉毛,这里再次看到新娘子的眉毛,意味着作者再次想起了姑娘,却因为联想到前夜老太太的嘱托无从启齿。通过多次重复地提到姑娘,表达作者对她的喜爱和关注。
“嗐,咦!”一桌吃饭的人,都为这个消息给愣住了。
这个集中情绪的一刹那,使我意识到一件事,即眉毛比较已无可希望。
我一个人重新枯寂地坐在这个小房间火盆边,听着炖在火盆上铜壶的白水沸腾,好像失去了一点什么,不经意被那一位收拾在那个小小包袱中,带到一个不可知的小地方去了。15
15 心理描写
姑娘的出走让作者所有的好奇化作一场空,此时小房间里的一切仿佛失去了意义,作者剖析自己的心理活动,展现了少年敏感的心境,表达了姑娘突然离去后自己怅然若失的心情。
不过事实上倒应当说“得到”了一点什么。只是得到的究竟是什么?我问你。算算时间,我来到这个乡下还只是第二天,除掉睡眠,耳目官觉和这里一切接触还不足七小时,生命的丰满、洋溢,把我的感情或理性,已给完全混乱了。
阳光上了窗棂,屋外檐前正滴着融雪水。我年纪刚满十八岁。
阅读赏析
沈从文先生的《雪晴》多与《赤魇》《巧秀与东生》《传奇不奇》等几部短篇小说收录在他的文集中,这几部作品以作者自己为故事的亲历者和叙述者,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在湘西的见闻和感受。在文中,“我”是一个年纪刚满十八岁的军中司书,怀着画家梦,“我”奉命回到乡下整理书画,在一个名为“高枧”的小村庄赶上了儿时同伴哥哥的婚礼。作者以一场婚礼为切入点,展现了纯净、神秘的湘西世界。
在《雪晴》一篇中,作者见证了乡下姑娘巧秀的私奔,以一个少年人的视角剖白自己对她的朦胧好感。文章多次使用心理描写,用多个问句直接表现作者初见巧秀时好奇的心理,而老太太临睡前的嘱托和巧秀没来由的私奔又给故事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沈从文先生的许多小说都以湘西为背景,他为读者创造了特异的湘西世界,在今天看来依然饱含着原始、野性的生命活力。
阅读延伸
1.文章以“雪晴”为题,但全文却极少交代天气和环境,“雪晴”在文章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在作者的描述中,小村庄表现出怎样的特征?
3.分析作者对巧秀姑娘怀着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