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多困难,找亲戚吧。这也有不少难处:太熟的人不能找,他们不拿客人待你,本系好事,可是一家八口全把几年中积下来的陈谷子烂芝麻对你细讲,夜以继日,你怎么办呢?我没办法。碰巧了呢,他们全出去有事,而托我看家,我算干什么的呢?还有一样,他们住惯了那个地方,看什么也不出奇,所以我一提出去,他们仿佛就以为我看不起他们,而偏疼他们的地方……生朋友自然不能找,连偶然遇见都了不得。他一定得请我吃饭,我一定得还席;他一定得捏着鼻子陪我逛逛,我一定得捏着鼻子买些谢礼;他一定得说我发了福,我一定得说他的孩子长了身量……5这不是旅行。
5 对仗排比
这一段用对仗和排比的句式表现了“我”和陌生朋友之间的客套寒暄,这样的句式非常形象地展现了不熟的人之间迫于礼貌而不得不你一来、我一往的生硬和尴尬。
住学校或青年会比较的好些,可是必得带着讲演稿子,一定得请演说。讲完了,第二天报纸上总会骂上一大顿,即使讲得没什么毛病,也会嫌讲演者脸上有点麻子。6
6 比喻
作者用“脸上有点麻子”比喻无关紧要的缺点,对媒体喜欢鸡蛋里挑骨头的行为表达了不满,讽刺他们缺乏专业素养,只会靠无中生有来做文章。此处明面上写自己出行演讲后经历的不愉快,实际上也可以视为“文艺创作者如何看待媒体”的一个横截面。
幸而找到了个理想的地方,人不知鬼不觉地玩个痛快,可是等到回了家,多少会有几封信来骂阵:“怎么不来看看我们!”“怎么这等看不起人!”……赶紧得写信道歉,说我生平所最不爱说的谎。就是外面不来这些信,家里的人和亲友们也不能善罢甘休啊!大老远的回来,连点土物也不带?!就是不带礼物吧,总该来看看我们吧……我的罪孽深重!反之,我真把先施公司给他们搬了来,他们也许有相当的满意,可是明火绑票我也受不了!
这都是些小事,自然;可是真别扭!莫若家里一蹲,乘早不必劳民伤财。作不旅行记。
阅读赏析
旅行过的人都知道,旅行者总是带着期待和兴奋的心情出发,但结果如何却常常要看运气。风景不见得和想象中一样美好,意外状况倒是常见。旅行结束归来,还要为了面子强说“愉快难忘”。老舍先生偏偏就不在乎面子,用辛辣犀利的文字把人们极力掩饰的某些关于旅行的难堪一一揭露了出来。
文中首先谈到的是旅行同伴的素质,批评了某些旅客损人利己的行为;接着描述了旅途中好占便宜的乘客和“乘人之危”的小贩,表达了对混乱的公共秩序的不满;随后又写到旅行住处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人们淡薄的公共意识,还有让人无奈的人情牵累。旅行是一种基本在公共领域中进行的活动,它的性质要求旅行者们必须遵守公共道德,然而不讲公德的人常有,这是陌生人之间的“没分寸”;亲友忽视旅行者的出行目的,或将其当作拜访自己,或将其视为“带货机器”,这是熟人之间的“没分寸”。
归根结底,这些不愉快的事都是由人的不良品性造成的。作者写这篇文章,愤愤然声称“不旅行”,实际上是在表达对人与人交往中的自私行为的失望。
阅读延伸
1.作者叙述了自己在旅行中常常遇到的哪几种麻烦?
2.作者在乘车时遇到的问题反映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3.你所经历的那些旅行和你期待中的一样吗?你认为怎样才算真正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