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秘诀(1 / 2)

鲁迅

探索思考

看到“作文”二字,尤其是看到“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时,你会有什么感受呢?是欣喜若狂,下笔如有神?还是抓耳挠腮,东拼西凑?的确,作出一篇好文并非易事,作出一篇论点深刻、结构完整的议论文就更难了。作文究竟有没有秘诀,鲁迅先生曾经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阅读批注

现在竟还有人写信来问我作文的秘诀。1我们常常听到:拳师教徒弟是留一手的,怕他学全了就要打死自己,好让他称雄。在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并非全没有,逢蒙杀羿就是一个前例。逢蒙远了,而这种古气是没有消尽的,还加上了后来的“状元瘾”,科举虽然久废,至今总还要争“唯一”,争“最先”。

1 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开篇短短的一句话,作者不仅解释了写这篇文章的缘由,还用“竟还”二字加以强调,点明了本文的论点:作文没有秘诀可言。在写议论文时,论点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是所要议论、阐述、表达的重要观点。一般而言,论点多被安排在文章开头,这样的好处是读者能迅速抓住文章要领,自然流畅地深入下文。

遇到有“状元瘾”的人们,做教师就危险,拳棒教完,往往免不了被打倒,而这位新拳师来教徒弟时,却以他的先生和自己为前车之鉴,就一定留一手,甚而至于三四手,于是拳术也就“ 一代不如一代”了。2

2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作者没有直接去就“作文秘诀”的观点发表议论,而是笔锋一转,借用古今事例加以论证:拳术和科举确实有秘诀和传承。这与本文的论点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写议论文时,切忌翻来覆去地空谈大道理,而要用丰富的事实材料为论点服务,使文章有血有肉,充实饱满。

还有,做医生的有秘方,做厨子的有秘法,开点心铺子的有秘传,为了保全自家的衣食,听说这还只授儿妇,不教女儿,以免流传到别人家里去,“秘”是中国非常普遍的东西,连关于国家大事的会议,也总是“内容非常秘密”,大家不知道。但是,作文却好像偏偏并无秘诀,3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的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自然,作家的孩子们,从小看惯书籍纸笔,眼格也许比较的可以大一点罢,不过不见得就会做。目下的刊物上,虽然常见什么“父子作家”“夫妇作家”的名称,仿佛真能从遗嘱或情书中,密授一些什么秘诀一样,其实乃是肉麻当有趣,妄将做官的关系,用到作文上去了。

3 语言连贯

一个“但是”,把从对各行各业“秘”的讨论上,自然转移到了文章主题“作文秘诀”上。连贯通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缜密的思维,使文章读起来更加顺畅自然。你也不妨尝试着写作时,在递进、转折、接结等位置恰当地运用连接词语,让文章更加一气呵成。

那么,作文真就毫无秘诀么?却也并不。4我曾经讲过几句做古文的秘诀,是要通篇都有来历,而非古人的成文;也就是通篇是自己做的,而又全非自己所做,个人其实并没有说什么;也就是“事出有因”,而又“查无实据”。到这样,便“庶几乎免于大过也矣”了。简而言之,实不过要做得“今天天气,哈哈哈……”而已。

4 设问句

前文中,作者围绕“作文没有秘诀”展开了论证。到这儿,却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开启段落——作文并不是真的毫无秘诀。是作者自相矛盾吗?不,这是作者在正话反说,以引出下文对“作古文秘诀”的分析,借此揭露当时文学创作的弊端。合理使用设问句,使文章不再平平无奇,也更有说服力。

这是说内容。至于修辞,也有一点秘诀:一要蒙胧,二要难懂。那方法,是:缩短句子,多用难字。5譬如罢,作文论秦朝事,写一句“秦始皇乃始烧书”,是不算好文章的,必须翻译一下,使它不容易一目了然才好。这时就用得着《尔雅》《文选》了,其实是只要不给别人知道,查查《康熙字典》也不妨的。动手来改,成为“始皇始焚书”,就有些“古”起来,到得改成“政俶燔典”,那就简直有了班马气,虽然跟着也令人不大看得懂。但是这样的做成一篇以至一部,是可以被称为“学者”的,我想了半天,只做得一句,所以只配在杂志上投稿。

5 语言准确精练

作者从作古文的“内容”过渡到“修辞”,并用简明的词语概括了修辞的秘诀和方法。于无声处,和作古文的修辞“秘诀”——蒙胧、难懂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写议论文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

我们的古之文学大师,就常常玩着这一手。班固先生的“紫色鼃(wā)声,余分闰位”,就将四句长句,缩成八字的;扬雄先生的“蠢迪检柙”,就将“动由规矩”这四个平常字,翻成难字的。《绿野仙踪》记塾师咏“花”,有句云:“媳钗俏矣儿书废,哥罐闻焉嫂棒伤。”自说意思,是儿妇折花为钗,虽然俏丽,但恐儿子因而废读;下联较费解,是他的哥哥折了花来,没有花瓶,就插在瓦罐里,以嗅花香,他嫂嫂为防微杜渐起见,竟用棒子连花和罐一起打坏了。这算是对于冬烘先生的嘲笑。然而他的作法,其实是和扬班并无不合的,错只在他不用古典而用新典。 6这一个所谓“错”,就使《文选》之类在遗老遗少们的心眼里保住了威灵。

6 举例论证

针对前文提出的作古文方法,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加以反面论证。一句浅显易懂的“秦始皇乃使烧书”最后被改为晦涩难懂的“政俶燔典”,加上古之文学大师们常玩的——“缩短句子、多用难字”作为实例,从侧面使本文论点更站稳了脚跟。在写议论文时,举例论证是最常使用的一种论证方法,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更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