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
探索思考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别人或直接或委婉地指出你的弱点时,你会如何反应呢?你又曾大胆地指出过他人的弱点吗?百年前,章太炎老先生曾一针见血地直指当时青年的四个弱点,深刻诠释了什么叫“忠言逆耳”!
阅读批注
青年第一弱点,就是把事情太看容易,其结果不是侥幸,便是退却。1
1 开门见山,分点论析
本文标题为“今日青年之弱点”,演讲一开始,作者直截了当、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第一弱点,瞬间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并把全场推向了严肃深沉的气氛。后文中,作者仍用单句成段的写法,指出了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弱点。
因为大凡作一件事情,在起初的时候,很不容易区别谁为杰出之士,必须历练许多困难,经过相当时间,然后才显得出谁为人才,其所造就方才可靠。
近来一般人士皆把事情看得容易,亦有时凑巧居然侥幸成功。他们成功既是侥幸得来,因之他们凡事皆想侥幸成功。但是天下事哪有许多侥幸呢?于是乎一遇困难,即刻退却。所以近来人物一时侥幸成功,则誉满天下;一时遇着困难废然而返,则毁谤丛集。譬如辛亥革命侥幸成功,为时太速,所以当时革命诸人多半未经历练,真才不易显出。2
2 举例论证
对于当时场下的听众们来说,辛亥革命(1911—1912) 并不陌生。此处,作者列举这次革命,来论证青年的第一弱点,不仅非常恰当,而且极具历史性和时代性。
诸君须知,凡侥幸成功之事,便显不出谁是勇敢,谁是退却,因之杂乱无章,遂无首领之可言。假使当时革命能延长时间三年,清廷奋力抵抗,革命诸人由那艰难困苦中历练出来,既无昔日之侥幸成功,何至于有今日之纷纷退却。
又如孙中山之为人,私德尚好,就是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实是他的最大弱点。现在青年只有将这个弱点痛改,遇事宜慎重,决机宜敏速,抱志既极坚确,观察又极明了,则无所谓侥幸退却,只有百折千回以达吾人最终之目的而已。
现在青年第二个弱点,就是妄想凭藉已成势力。
本来自己是有才能的,因为要想凭藉已成势力,就将自己原有之才能皆一并牺牲,不能发展。譬如辛亥革命,大家皆利用袁世凯推翻清廷,后来大家都上了袁世凯的当。3历次革命之利用陆荣廷岑春暄,皆未得良好结果。若使革命诸人听由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的做去,旗帜鲜明,宗旨确定,未有不成功的。
3 举例论证
随着第二个弱点的提出,作者再次以辛亥革命为例证,只不过,这次作者寻找了其他角度,以论证“妄想凭藉已成势力”只会牺牲并限制自己的发展,百害无一利。
你们的少年中国学会,主张不利用已成势力我是很赞成的。不过已成势力,无论大小,皆不宜利用。宗旨确定,向前做去,自然志同道合的青年一天多似一天,那力量就不小了。惟最要紧的须要耐得过这寂寞的日子,不要动那凭藉势力的念头。
现在青年的第三个弱点,就是虚慕文明。
虚慕那物质上的文明,其弊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虚慕那人道主义,也是有害的。4原来人类性质,凡是能坚忍的人,都是含有几分残忍性,不过他时常勉强抑制,不易显露出来。有时抑制不住,那残忍性质便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