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典型事例
作者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了叶圣陶务实、反对形式主义的性格特征。
那时他小说的材料,是旧日的储积;童话的材料有时却是片刻的感兴。如《稻草人》中《大喉咙》一篇便是。那天早上,我们都醒在**,听见工厂的汽笛;他便说:“今天又有一篇了,我已经想好了,来的真快呵。”那篇的艺术很巧,谁想他只是片刻的构思呢!10他写文字时,往往拈笔伸纸,便手不停挥地写下去,开始及中间,停笔踌躇时绝少。他的稿子极清楚,每页至多只有三五个涂改的字。他说他从来是这样的。每篇写毕,我自然先睹为快;他往往称述结尾的适宜,他说对于结尾是有些把握的。看完,他立即封寄《小说月报》;照例用平信寄。我总劝他挂号;但他说:“我老是这样的。”他在杭州不过两个月,写的真不少,教人羡慕不已。《火灾》里从《饭》起到《风潮》这七篇,还有《稻草人》中一部分,都是那时我亲眼看他写的。
在杭州待了两个月,放寒假前,他便匆匆地回去了;他实在离不开家,临去时让我告诉学校当局,无论如何不回来了。但他却到北平住了半年,也是朋友拉去的。我前些日子偶翻十一年的《晨报副刊》,看见他那时途中思家的小诗,重念了两遍,觉得怪有意思。北平回去不久,便入了商务印书馆编译部,家也搬到上海。从此在上海待下去,直到现在——中间又被朋友拉到福州一次,有一篇《将离》抒写那回的别恨,是缠绵悱恻的文字。这些日子,我在浙江乱跑,有时到上海小住,他常请了假和我各处玩儿或喝酒。有一回,我便住在他家,但我到上海,总爱出门,因此他老说没有能畅谈;他写信给我,老说这回来要畅谈几天才行。
10 典型事例
作者选择典型事例,印证叶圣陶创作童话思维敏捷的特点。尤其是最后一句对作品的点评,更是突出了叶圣陶创作思维敏捷的特点。可见,叙议结合的方式对表现人物的形象,十分有效。
十六年一月,我接眷北来,路过上海,许多熟朋友和我饯行,圣陶也在。那晚我们痛快地喝酒,发议论;他是照例地默着。酒喝完了,又去乱走,他也跟着。到了一处,朋友们和他开了个小玩笑;他脸上略露窘意,但仍微笑地默着。圣陶不是个浪漫的人;在一种意义上,他正是延陵所说的“老先生”。但他能了解别人,能谅解别人,他自己也能“作达”,所以仍然——也许格外——是可亲的。11那晚快夜半了,走过爱多亚路,他向我诵周美成的词,“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我没有说什么;那时的心情,大约也不能说什么的。我们到一品香又消磨了半夜。这一回特别对不起圣陶;他是不能少睡觉的人。他家虽住在上海,而起居还依着乡居的日子;早七点起,晚九点睡。有一回我九点十分去,他家已熄了灯,关好门了。这种自然的,有秩序的生活是对的。那晚上伯祥说:“圣兄明天要不舒服了。”想起来真是不知要怎样感谢才好。12
第二天我便上船走了,一眨眼三年半,没有上南方去。信也很少,却全是我的懒。我只能从圣陶的小说里看出他心境的迁变;这个我要留在另一文中说。圣陶这几年里似乎到十字街头走过一趟,但现在怎么样呢?我却不甚了然。他从前晚饭时总喝点酒,“以半醺为度”;近来不大能喝酒了,却学了吹笛——前些日子说已会一出《八阳》,现在该又会了别的了吧。他本来喜欢看看电影,现在又喜欢听听昆曲了。但这些都不是“厌世”,如或人所说的;圣陶是不会厌世的,我知道。又,他虽会喝酒,加上吹笛,却不曾抽什么“上等的纸烟”,也不曾住过什么“小小别墅”,如或人所想的,这个我也知道。
11 典型事例、叙议结合
作者选取典型事例,依然使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先叙事再议论,表现叶圣陶的形象特点。此处,作者依然抓住叶圣陶沉默、和易的性格特点来写,从而将人物的形象表现得更加鲜明。
12 衬托
作者表面上是写叶圣陶的作息习惯,其实是使用了衬托的手法,以此衬托出叶圣陶对自己深厚的情谊,表现出叶圣陶重情重义的性格特征。
阅读赏析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朴素缜密,语言洗练、清丽,字里行间饱含真情实感。
《我所见的叶圣陶》写的是朱自清在与叶圣陶交往的过程中对叶圣陶的认识,作者刻画出一位喜欢沉默而又害怕孤独、和易而又刚直、文思敏捷热爱创作、重情重义的一代大师的形象,鲜活,饱含生活的温度。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来组织写作材料。作者从初见写到分离,随着与叶圣陶的接触和认识的不断深入,选取叶圣陶不同的特点加以描述。比如,最初交往时作者对叶圣陶的沉默、和易等性格印象深刻,便写这些;之后与叶圣陶生活在一起,对其创作的敏捷与多产印象深刻,便以此为材料。作者多角度选材,将叶圣陶的形象立体、丰满地刻画了出来,令人印象深刻。
而在对写作材料详略的处理上,作者通常以是否与叶圣陶直接接触为原则——直接接触便可详写,因为更能令人信服;否则便略写。比如,作者写叶圣陶不断转换工作地点,便略写;而对自己和叶圣陶在上海度过的一晚,便详写。详略得当,可以将人物的形象既全面又深刻地表现出来。
在写作时,作者不重描写,不以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来表现人物形象;基本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间或加以议论,以平实质朴的语言,多角度、鲜活地来刻画叶圣陶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首先要归功于作者对典型事例的选择。比如,“我们只谈了几句关于作品的泛泛的意见,便告辞了”,一个典型的事例,只用一句话,就把叶圣陶沉默的气度有力地表现出来。此外,还有作者对“叙议结合”这一表达技巧的使用,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将对事情的叙述与自己观点的表达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表现人物形象的目的。
整篇文章,质朴洗练,人物形象鲜活,而作者对叶圣陶的情感也显得沉厚真挚。
阅读延伸
1.在本文中,作者多角度地刻画出了叶圣陶的形象。请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处,说一说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2.请在文中找出一处作者使用“叙议结合”表达技巧的文段,体会这种表达技巧的好处。
3.选一个你熟悉的人,使用“叙议结合”的表达技巧写一写这个人令你印象最深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