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王阳明:全三册 > 第三回 治穷县太尊受劳苦,罢苛税书生弃仕途

第三回 治穷县太尊受劳苦,罢苛税书生弃仕途(1 / 2)

(一)

《大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根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生的大志向。

现在王守仁悟到了“知行合一”的修身功夫,自己也当了县令,可以“齐家治国”,在一县之内为老百姓办实事了,当然尽力而为,不敢有丝毫懈怠。

接下来的日子王守仁变得忙碌异常,一有空就到各乡查看民情。所到之处,只见四邻八乡处处饥荒,几十万百姓个个伸着手向官府要救济,可公库里空空如也,一两银子、一石大米都筹不出来!

到这时王守仁才知道县衙后园那几畦青菜的要紧处。眼下一县百姓都在挨饿,他这个太尊哪有脸多吃一口荤腥?每天素菜稀粥将就度日。

转眼工夫王守仁到庐陵已经一个多月了。上头暂时没人来催捐逼税,日子还混得过去。这天忙完公事刚睡下,忽然有人捶门,王守仁赶紧披衣起来开了门,却见尔古站在门外,冲他大叫:“大哥,街上失火了!”

这时候不用尔古说,守仁也看到县衙东边天空被映得通红,在院子里就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儿。一句话也顾不得说,赶紧往外跑。一出县衙大门,只见县城东街火光冲天,烧成一片!县衙的衙吏书办也都跑了出来,见火势如此凶猛都慌了手脚:“大人,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救火!”

自打在龙场跟老何学着打土坯开始,王守仁养成了一个习惯:身上这件长袍说脱就脱,毫不含糊。现在眼看县城的东关大街十几幢房屋同时起火,王守仁心里一急,扯下官衣往地上一扔,夺过一只水桶就往火场冲!尔古一把没扯住,王守仁已经钻进救火的人堆里去了。

明晃晃的火光中,无数百姓奔走呼号,一大帮人拿着锄耙棍棒到处乱扒乱捅。无数壮汉排成两列,一个接一个传着水桶,把水一桶一桶地往着火的房子里浇。可是天干物燥,大火一起又恰逢风势如雷,风助火威,火借风势,自东向西越烧越猛,几个水桶根本无济于事。

眼看往火海里泼水不管用,守仁冲着忙乱的百姓喊叫:“这里救不得了,到西街去把那边的房子扒倒,断了火头,不要让火往西延烧!”

大灾面前所有人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忽然有人出了个主意,这一大群人立刻乱哄哄往西边跑过去,锹耙齐下,顿时把西街上几幢已被延烧的房子扒倒在地,隔出一条十来丈宽的防火道。守仁又叫道:“你们把水往这边浇!绝不能让火从这边烧过去!”

至此,百姓算是组织起来了。几百人排成一列站在防火道上,把提来的水往还没烧起来的房子院墙上浇,一个火星子飞过来,众人一起赶过去扑打,好歹把西边的火势遮住了。守仁一口气也顾不得歇,又往南边飞跑。这里同样火势熊熊,临街的一间大屋西北角已经烧了起来,却大门紧闭,门外站着一群人吵吵嚷嚷,王守仁上前喝问:“不去救火站在这儿干什么?”

见这个满脸熏得漆黑的人出来管事,老百姓虽然不知道他是县太爷,也把守仁当了“主心骨儿”,七嘴八舌地说:“不扒这家的房子不行,火势一过街就控制不住了!可这家主人说什么也不让我们扒他的房!”话音刚落,院里冲出几条大汉,人人手里提着棍棒,冲众人吼叫:“哪个敢动老子的房!”

眼看情势紧急,面前这几个莽汉又不讲理,这时候还得王守仁这个县官出来说话:“你这宅子北角已经烧起来了,不把着火的房子扒掉,难道眼睁睁看着大火烧过街去,把半个县城都毁了?”

领头的汉子瞪着眼恶狠狠地叫道:“老子自己的宅院还顾不过来,管你个球的县城!”

虽然对方不讲理,王守仁还是得跟他讲道理:“把房扒倒,至少木料砖石还在,家里东西虽然砸在里面,毕竟还捡得出来,要是一把火烧个精光,你就什么都不剩了!”

“火势不大,老子救得过来!”那汉子冲一街的百姓吼道,“你们都来帮着救火,火灭了自然烧不过街去!”

这汉子话说得轻巧,可火势冲天,实在救不得了。王守仁不理这几个人,转身冲百姓叫着:“我是本县新到任的县令,你们都听我的!先把着火的北房扒倒再说!”回身就去推那几个拦在门口的汉子。

百姓听说县太爷发话了,往上一拥,拳头棍棒乱下,和拦门的汉子推搡在一起。

忙乱之间王守仁的肩膀上结结实实挨了一棍子,也不知是谁打的,也顾不得疼,领着一群人往上一冲,把堵在门口的人推开,拥进院里锄耙齐下扒起房子来。守仁在前院后院来回跑着,到处指挥人手,忽然身后一声吆喝,接着“轰隆”一声巨响,整整一面墙被众人刨倒,半个屋顶也掉了下来,尘土飞扬,对面看不见人。

这一下王守仁陷在了炽热的烟尘之中,不辨东西南北,只顾往前乱跑,忽然一片热浪扑面,“呼啦”一下子燎在脸上,顿时把胡须眉毛烧去了半边,赶紧抽身后退,一回身,却发现身边立着道一人多高的火墙,烈焰翻腾,炙热的火舌到处**,已经把退路封堵起来了。

原来混乱之中王守仁弄错了方向,一头钻进火场里去了!

水火无情,发作起来迅如雷霆,四面到处是火,灼热难当,浓烟呛得守仁眼泪鼻涕直流,顿时晕头转向,忙大声呼救,可四周火势熊熊,风声猎猎,哪有人听得见他的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