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xiānɡ村cūn四sì月yuè(1 / 2)

宋sònɡ·翁wēnɡ卷juàn

绿lǜ遍biàn山shān原yuán白bái满ǎn川,

子zǐ规ɡuī声shēnɡ里lǐ雨yǔ如rú烟yān。

乡xiānɡ村四sì月yuè闲xián人rén少shǎo,

才cái了liǎo蚕桑sānɡ又yòu插chā田tián。

诗文大意

碧绿遍山野银白满平川,

子规的啼鸣中细雨如烟。

乡村四月很少有人清闲,

刚安排好蚕桑又来插田。

三步精读

主观感受

朗诵古诗,用三个词写下你自己对这首诗的感觉:

1. ________2. ________3.________

身临其境

初夏四月,烟雨蒙蒙,正是江南农忙时节,山野一片郁郁葱葱,稻田中水光艳艳,布谷鸟啼叫着,似乎也在提醒人们不违农时,要赶快忙碌起来了……

其实,勤劳的乡亲们根本不需要提醒,他们早就为今年种桑养蚕做好了准备,正在为稻田插秧。

诗人一生都没有做官,或隐居在乡间田园,或游历于山水之间,他深深关注和了解农家的生活,他陶醉于这忙碌而恬静的乡村四月,欣然提笔写下了这首诗。

细品词句

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江南乡村初夏时节的田园风光和农忙景象。“白描”本来是绘画技巧,是一种只用墨色线条勾描出形象,不做其他修饰与渲染的画法。诗文写作中的“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过多修饰、形容,平直朴素地描画出生动的形象。

前两句描绘乡村的自然景色:山坡原野铺遍绿色,水田平川装满白色,“遍”和“满”说明满眼都是这绿色与白色,说明江南“鱼米之乡”的生机和秀美。“子规”就是“布谷鸟”,民间传说布谷鸟会用鸣叫提醒人们耕种务农; “雨如烟”是江南特有的景致,细雨如烟、润物无声,增添了江南的意蕴,却不影响人们的劳作。明明“雨如烟”范围更大,却融入“子规声里”,鸟儿的鸣唱此起彼伏,无处不在,似乎一直在给农家提醒、鼓劲,使这幅清新而明丽的“乡村初夏图”更添勃勃生机。

后两句歌咏农民的辛勤劳作。“农桑”就是耕种庄稼和养蚕制丝,在古代指农业生产,关系着百姓吃饭、穿衣这两件大事。第三句起笔“乡村四月”点题,江南乡村的四月对农事活动非常重要,画面中自然“闲人少”,这和范成大诗中的“日长篱落无人过”描述的是相似的场景。最后一句说乡亲们刚忙完桑蚕的活儿,又要去水田插秧了,虽然辛苦,但并不忙乱,一件接着一件,透露出从容、欢悦的气息。

这首诗动静相宜,语言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诗人对乡村恬静生活的热爱、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溢于言表。

讲个故事

“子规”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