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tánɡ·王wánɡ翰hàn
葡pú萄táo美ěi酒jiǔ夜yè光ɡuānɡ杯bēi,
欲yù饮yǐn琵pí琶pá马ǎ上shànɡ催cuī。
醉zuì卧wò沙shā场ɡ君jūn莫ò笑xiào,
古ɡǔ来lái征zhēnɡ战zhàn几jǐ人rén回huí?
诗文大意
葡萄美酒斟满精美的夜光杯,
要饮酒时听到马上琵琶相催。
即使醉倒沙场也请不要见笑,
古来征战又有几人能够回归?
三步精读
主观感受
朗诵古诗,用三个词写下你自己对这首诗的感觉:
1. ________2. ________3.________
身临其境
诗人探访边塞,正置身于军营中的一场气氛热烈的酒宴。将士们难得在战斗的间隙欢聚,大家捧起来自西域的葡萄酒,互相劝酒,慷慨豪迈。骑在马上的乐师弹奏起急促的琵琶曲,像是催人举杯痛饮,又像是告诉大家即刻又要出发,投入下一场战斗。
每一场战争,都会有人牺牲、无法归来,而下一场战争,牺牲的可能就是自己。诗人看着这些为国征战、舍生忘死的男儿,心中百感交集,既同情他们身陷战争的命运,又赞叹他们视死如归的豪情。他饮尽杯中美酒,写下这首感情充沛的诗歌。
细品词句
第一句直接聚焦两样事物——葡萄酒、夜光杯,交代出盛大酒宴的环境。葡萄酒是来自西域的美酒,夜光杯是白玉制成的精美酒杯。似乎诗人正手捧美酒,一边端详着一边随口吟出了第一句。这两样事物都带有浓郁的西域风情,让人陶醉,暗示这里位于丝绸之路、边关要塞。
正要饮下这杯美酒,一阵琵琶声从马上传来——我们的视线也顺着声音从诗人手中的酒杯扩展出去。古代胡人有骑马弹奏琵琶的传统,琵琶声急才会“催”,但“催”的是什么呢?自古以来人们对此颇有争议,有人说是催促战士出发,有人说是为酒宴助兴催大家畅饮。各有各的道理,不同的“催”会为整首诗带来不同的情感内涵。
如果催的是出征,后两句就更加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凉的情绪,反正多数战士有去无回,那么醉卧沙场也无所谓。
如果催的是饮酒,后两句就是祝酒词,更突出了将士们豪迈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勇气,既然把生死都置之度外,醉卧沙场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这首诗是哪一种内涵和情感,每个读者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身处战争中,人的思想和情绪本来就是丰富的:没有人喜欢残酷的战争,身处边疆战场,生命朝不保夕,难免感觉悲凉、厌战;但是为国效力、马革裹尸,又义不容辞,身为盛唐男儿,就要有为国效力的豪情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所以,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解读出丰富的内涵,有悲凉、有痛苦,也有豪迈、有豁达。
讲个故事
“视死如归”的烈士马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