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sān衢qú道dào中zhōnɡ(2 / 2)

黄梅季节,“家家雨”还是“日日晴”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每年6月和7月容易出现持续阴天下雨的气候,因为这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变黄的时期,所以被叫作“梅雨”,也被称作“黄梅天”“黄梅季节”等。《三衢道中》讲的就是这个季节。关于这个时节和这首诗,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江南人杰地灵,人人都饱读诗书。据说有这么两位秀才,经常一起饮酒谈诗、坐而论道,明明是好友,却常常互相斗嘴、抬杠。

有一天,正是黄梅时节,天气半阴不晴,说要下雨吧,太阳又时而露出脸来。两位秀才在酒馆里对饮,关于这天气发生了一场争执。

其中一个说:“这黄梅时节自然多雨,宋诗有言‘黄梅时节家家雨’,你竟然不知道?”他引用的是宋人赵师秀的一首诗《约客》。

另一个就不服了,说:“谁说的?黄梅时节照样天天放晴,宋诗也有‘梅子黄时日日晴’的句子,难道你忘了吗?”

两人谁也不服谁,僵持在这里。在一旁的酒馆掌柜听了两人争辩,笑道:“照我说,两位秀才就别争了,你俩说得都不错,但是还有一句宋诗啊,更能代表这黄梅时节的天气。”

“哪一句?”两个秀才异口同声地问道。

掌柜微微一笑,说:“熟梅天气半晴阴。”这句诗出自宋人戴复古的《初夏游张园》:“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听了这一句,两个秀才哈哈大笑,都向掌柜拱手表示敬佩。

学个成语

兴致勃勃(xìng zhì bó bó)

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涨的样子。

出自清朝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六回:“他还是兴致勃勃道:‘以天朝之大,岂无看文巨眼。’”

说段历史

历史上著名的奸臣——秦桧

曾几不仅是著名诗人,也是一位性情刚直的大臣,他和哥哥曾开都反对南宋朝廷对金人的议和、投降政策,因此得罪了宰相秦桧,被罢官多年,直到秦桧死后,才重新得到任用。有人说,《三衢道中》这首诗就是曾几在秦桧死后被任命为浙东提刑时,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所写的。

之前已经讲过口蜜腹剑的唐朝奸相李林甫,但要说谁是史上第一奸臣,可能人们首先会想到的还是秦桧。秦桧和李林甫一样,做了近二十年宰相,在位时深得皇帝宠信,几乎权倾朝野,不过比起李林甫的媚上欺下、两面三刀,秦桧更像是充当了宋高宗的打手和替罪羊。

其实早年的秦桧并不是一个主和派,更不是投降派,甚至算得上是一位很有风骨的士大夫。“靖康之耻”发生时,金兵南下进攻东京汴梁,秦桧慷慨上书,说金贼贪得无厌,割地给银子是满足不了他们的,应该强军固本,举全国之力抗击金人。

后来,金兵攻破汴京,将宋徽宗、宋钦宗废为庶人,还提出要立张邦昌为帝,替金人作为傀儡统治北宋故土。许多大臣选择听命于金人,秦桧此时担任御史中丞,参与进书金人,希望能保存赵氏的皇位。后来,秦桧随徽宗、钦宗一起被金兵押往北方,此后三年的俘虏生涯,成了秦桧人生的转折点。据说这期间,他曾卑躬屈膝为金人效力,还给英勇抗金的军民写过劝降书。

被俘三年后,秦桧带着家人回到南宋。秦桧说自己是趁着金兵不注意,夺了一条船逃回来的。有的大臣不信,但可能因为秦桧早年表现不错,所以还是有不少大臣相信他。见到宋高宗,他提出了“南自南,北自北”的建议,就是说不要想着北伐、收复故土,要像南北朝那样,接受金人对北方的侵占和统治,其实就是向金人进献财物、休战议和。他的想法和宋高宗一拍即合,立刻得到重用,被拜为宰相,主持和金人的议和工作。但金人贪得无厌,军民也对金人极度愤慨,这次议和不成功,秦桧被罢相。

在岳飞、韩世忠等名将的坚决抵抗下,南宋总算站稳了脚跟,宋高宗认为议和的机会来了,又把秦桧请出来二次拜相,这次秦桧把持相位达十八年之久。

秦桧让宋高宗考虑三天,如果决心议和,就把议和之事交给自己全权负责,不让其他人插手。在得到宋高宗肯定的答复后,他压制一切主战派的意见,跟金人达成了议和协议,代表南宋朝廷向金人俯首称臣。像其他奸相一样,秦桧得到宋高宗支持以后,大肆排斥异己,打击主战派,曾经担任宰相的赵鼎被秦桧一路贬黜到海南,最后绝食而死。类似曾几兄弟这样,因为反对秦桧被贬职、罢官、查办的更是大有人在。当然,最遭人唾骂的,就是秦桧在宋高宗授意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抗金名将岳飞。

但是权势滔天的秦桧也让宋高宗畏惧。在秦桧死后,宋高宗有一次对自己的亲信说:“秦桧已死,我终于不用在靴子里藏刀了。”

后世也有不少历史研究者认为,秦桧丧权辱国、杀害岳飞,都是按皇帝的旨意办事。但在百姓心中,秦桧“千古第一奸臣”的骂名,恐怕是板上钉钉了。可能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秦桧、李林甫这样的大臣,一心迎合上意、巧言令色,不遗余力地打击政敌,不知道为天下苍生考虑,想的都是个人得失,这样的人,说是奸臣,丝毫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