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专业地谈判(2 / 2)

成功的谈判(你获得你想要的主要东西)需经过一定的步骤,在开始谈判之前,你可以仔细斟酌。

1.确定最大目标和最小目标

一名优秀的销售员通常会问两个问题:“我应该尽量达到怎样的具体的目标”和“我是否能够确定目标达成”,然后规划行动余地。通过设定一个高的假定目标(乐观)和低的假定目标(悲观),你可以在谈判过程中进行目标调整。客户或老板今天可以对你说“不行”,明天也可能对你说“好的”,只要谈判持续开放。如果你这么开头:“我希望提高20%,要么接受,要么放弃……”或者:“你给个准话,要么就今天,否则就别说了!”如果你这么询问,那对方将很难拒绝你的要求或转移话题:“也许明天?”

2.相信成功

当你想要什么的时候,必须真的想要。如果在你内心深处,无法相信你的权利、你的价值(这只是一个微弱的愿望、一次心血**,之后你会怀疑是否能成功,等等)、你产品的优势,或者你根本不相信你的客户或者老板会说“好的”,那你也没有必要去尝试了。成功的一条法则,就是不要想着失败。否则,在你遇到了第一个困难之后,怀疑就会慢慢滋生(“这我早就知道了”,言下之意就是“他觉得我一无是处,不够热情友善……”)。

3.想一想对方是否有权说“好的”

如果对面与你交谈的人没有决策权,那你就要多费一些时间。你的老板可能有充足的资金做出决定,但是他没有这个自由。他想答应你的所求,但是他也必须考虑他的合伙人。他想助力你的事业,但是他还没有准备好和你“联姻”。或者,相反的,他的行动余力受限(他不能单独做决定,他没有那么多的资金,等等),但是,他心动了,他被说服了,他认为确实需要你。在这种情况下,成功只是时间问题。你应该给他一点时间(用来说服其他人,给出解决方案……)。耐心是作为一个优秀谈判者的首要素质。

4.让人扮演“推荐人”的角色

像你一样,你的“目标”也是易受影响的。他有自己的谋士(不一定是智囊),他尊重并信任他们的判断力。你必须找到他们,通过与他们建立友谊来利用他们。好好结交(也不要太过分)他最好的朋友、他的母亲、姐姐、保姆(尤其当他们情同母子时)、他的老板、合伙人……如果你仔细“打点”了那些能够影响他决策的所有的人,那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他们很乐意为你说好话。

5.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

说服,就是传达一个消息。既然如此,你的谈论对象必须保证良好状态。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他是否心情愉悦?他有信心吗?想想什么可能激起他的兴趣。对他的想法表示赞同,尽管你想要带他往你的思路走。不管怎样,你必须理解他的思维模式、他的决策特点。如果显而易见,他前一天晚上并没有休息好、如果他正要发火,或者在紧急情况下,那此刻就不是好的时机,等他精神上准备好了再说。最好的时机:早上,在面对整天要处理的一堆问题之前,或者晚上(喝着酒),等他处理好一切问题之后。避免星期一(一周的开始对每个人而言都不太容易)或者路上碰面的时候(最好预约)。

6.在敏感弦上演奏

做那些让我们开心的事情显然要容易得多。一个好的销售人员知道找到那根敏感弦,并让它震动起来。指望理智或者逻辑是没有用的,还不如在对方的情感需求上做文章:生存(财务上)、不犯错误、被爱、被欣赏、被尊重、有自信。比如,你感觉到他很焦虑(“我不知道这会变成什么样”),你应该首先安慰他(“我们可以先尝试一下”)。

7.把你的需求当作“利益的客户”

这一原则就是要把你的需求与对方的自身利益联系在一起。他肯定会更开放、更专注、更能够倾听你的需求,他也许会同意你的请求。因此,避免说“我,我,我”,而是把他的利益放在前面。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跟你的老板提出涨工资,不要说“我值得”,你过往的工作表现已经过去了。试着这么说“我会比以往努力三倍”,这样你就给他保证了未来。或者,当你想要一个宝宝,不要说“我真的特别喜欢”“我一直想当一个妈妈”,等等。试着说:“我敢肯定,宝宝一定跟你一样帅气”“你可以少交很多税”,等等。

8.获得肯定的答复“好的”

这就是见证结果的时候,通常我们不敢面对,我们害怕遭遇失败,害怕被拒绝。如果你的老板很少对你说“好的”,那是因为你询问的方式不对,或者你没有经常询问他。“问吧,他会给你的。”耶稣这么说。但是耶稣没有告诉我们怎么才能得到那个肯定的回复。要想征得同意,或者获得一个承诺,总是应该避免这类固执的提问:“我们很快就结婚了,是不是?”“你到底签不签这份订单?”“你到底给不给我尽快涨工资?”……“不行!”

运用这类可供选择的问句:“你想要一个盛大的婚礼,还是简单地邀请几个亲友就好?”“我涨工资的事情,你怎么看呢,待遇提高20%还是说给额外的福利呢?”对方的答案会给你一个方向。即使对方的答案是负面的,也称不上是明确的拒绝。

作出假设。你的请求(特别是当它有强烈的暗示的时候)在对方看来代表着变化、风险或者让他感到不舒服。采用假设性的问句(“如果今晚我们一起过夜的话,是去你家,还是来我家呢?”“如果我们有个小孩的话,你打算怎么准备他的房间呢?”“如果三个月内,我继续取得同样的结果,你们能重新考虑一下我的薪资吗?”“如果马尚离开的话,你觉得我可能代替他的职位吗?”),你向他传达了一种心理意象,可以轻柔地引导他接受变化。

9.预防被拒

你已经完成了所有的任务,但是在最后一刻,你的谈话对象仍然反对,这是正常的。现状总是比改变更让人舒服。你的计划不可避免地会有缺点。你必须预测可能出现的拒绝,不管是情感上的还是逻辑上的,以便能够从容应对,避免陷入僵局。然而,同时不要挑衅他们。你不必上赶着找打。反对意见(特别是在最后一刻提出),通常也是一个信号,暗示你的谈话对象准备“签署”了,他只是需要你临门一脚,来让他说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