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奉雉(2 / 2)

又过了三年,眼看考期将至,郎秀才忽然来了,两人见面都很高兴。郎秀才出示他拟的七个题目,让贾奉雉作文。第二天,要来文章一看,认为写得不行,又让贾奉雉重新来做;等贾奉雉作完了,又是一番指责。贾奉雉便开玩笑地从落榜生的试卷中,摘了一些又臭又长、空洞无物、见不得人的句子,七拼八奏成七篇文章,等郎秀才来了以后交给他看。郎秀才看完了,高兴地说:“总算让你找到了些文章的决窍了!”于是让他熟记这些文章,一再叮嘱千万不要忘记。贾奉雉笑着说:“实话告诉你吧,这些文字都是言不由衷的东西,一眨眼的功夫就会忘记,你即便是打我一顿,我也记不起来了。”郎秀才坐在书桌旁,强迫贾奉雉把这些文章背诵一遍,然后又让他脱去上衣,露出后背,用笔在上画了几道符,临行前说:“只要有这几篇文章就足够了,其他的书可以束之高阁了。”等秀才走后,贾奉雉查背上的符,洗也洗不掉,原来已经深深印到皮肉里面了。

贾奉雉来到考场,发现郎秀才拟的那七道题无一遗落。他回想自己的写的其他文章,却一点儿也想不起来,只有那几篇开玩笑拼凑成的文章,倒是历历在目,挥之不去。但他写完以后,还是却得羞耻,想稍稍加以改动,但他反来复去,苦思冥想,竟然不能更改一个字。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他只好照直抄录下那七篇文章,然后走出考场。

郎秀才已经等了很久,见他出来,就问道:“怎么这么晚才出来?”贾奉雉便如实相告,并且要求将背上的符擦掉。等他脱下衣服一看,符已经消失。在回忆在考场上写的的文章,却恍如隔世,再也想不起来。贾奉雉大感奇怪,问道:“你自己为什么不用这方法谋取功名呢?”郎秀才笑着说:“我正是因为没有做官的想法,所以才会不读此等文章。”说完,便与贾奉雉约好明天到他的住所,贾奉雉答应了。郎秀才走了以后,贾奉雉取出那七篇文章,自己阅读了一遍,全不是发自内心的作品,怏怏不乐起来,第二天也没有去拜访郎秀才,聋拉着脑袋回家。

过了不久,发榜了,贾奉雉竟然得了第一名。他又读原来的稿子,读一篇就出一身汗,等到全部读完,身上的衣服全都湿透了。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样的文章一公布,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下的文人啊!”他正在悔恨交加,忽然,郎秀才来了,问道:“你想高中已经中了,为什么闷闷不乐呢?”贾奉雉说:“我刚才在想,写出那样的东西,好比用金盆玉婉在装狗屎,真是没有脸面出去见同辈读书人,我打算到山林区隐居,永远与凡世隔绝。”郎秀才说:“这么做倒也很高雅,就怕你做不到呀。你果真能这么去做,我可以代你引见一个人,能使你长生不老。如此的话,即使是千载留名,也不值得贪恋,何况是侥幸得来的富贵呢!”贾奉雉听了很高兴,留郎秀才过夜,并且说:“让我再想一想。”等到天亮,他对郎秀才说:“我已经下决心了!”于是他也不告诉妻子了,便和朗秀才飘然而去。

两人渐渐地走进深山,来到了一座洞府,洞中别有一番天地。一位老者坐在堂上,郎秀才让贾奉雉上前参拜,并称老者为师父。老者问道:“为什么来得这么早呀?”郎秀才禀告说:“这个人学道的意念已经坚定,望师父加以收录。”老者说:“你既然来了,就要把自己的一身都置之度外,这样才能得道。”贾奉雉小心谨慎地答应了。

郎秀才将他将他送到一座院子里,替他按顿好住处,又给弄来一些吃的,才告别走了。贾奉雉一看,只见房间倒也精致整洁,但门没有门板,窗没有窗柩,屋里只有一张茶几、一张床铺。他脱下鞋子上了床,月光照了进来,他觉得肚子有点饿,便去了点心来吃,只觉得味道甘美而且一下子就饱了。他想着郎秀才可能还会来,便坐了很久,四下里寂静无声,只觉得满屋飘着一股清香,五脏六腑都感到空明,连身上的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忽然,他听到一阵刺耳的声音,像是猫在抓痒。他从窗户往外一看,原来是一只老虎蹲在屋檐下。贾奉雉乍一见,很是吃惊,但他很快想起了师父的话,便收起心神,正襟危坐。老虎似乎知道屋子里有人,一会儿就走进来,走到床前,呼哧呼哧地喘着气,把贾奉雉的腿和脚都嗅遍了。过了一会儿,只听庭院中传来一阵响动,好像是鸡被捆住了,老虎马上赶了出去。贾奉雉又坐了一会儿,从外面进来一个每人,身上的香气袭人。她悄悄地上了床,贴着贾奉雉的耳朵说:“我来了。”她一开口说话,嘴唇的胭脂就散发出馥郁的香味。贾奉雉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每人又低声地问:“睡着了吗?”听声音很像是他的妻子,他的心中不由一动,转念一想:“这些都是师父用幻术来试验呢。”于是他依旧闭着眼睛,美人笑着说:“小老鼠动了!”

原来,贾奉雉夫妻与丫鬟住在一间房里,行**时惟恐丫鬟听到,便私下约定一个暗号:“小老鼠动了。”然后就可以行**。因此,贾奉雉突然听到这句话,心中不觉大动,睁开眼睛凝神一看,真是他的妻子,便问道:“你怎么会到这里来?”妻子答道:“郎生怕您一个人寂寞,想回家,便派了一个老妇人领我前来。”言语之间,因为贾奉雉出门时没有告诉她,因此一边依偎在贾奉雉的怀里,一边流露出怨恨的神色。贾奉雉安慰了她很久,两人才嬉笑为欢,等到欢乐完毕,已经快到早晨了,就听见老者的呵斥声渐渐地接近了院子。妻子急忙起来,发现没有地方可以躲藏,便翻过短墙走了。

不一会儿,郎秀才跟着老头走了进来。老者当着贾奉雉的面用拐杖打郎秀才,并且让他把客人赶走。郎秀才也只好领着贾奉雉从短墙出去了,对他说:“我对你的要求太高了,不免急躁冒进;没想到你的情缘还没有断,连累我受到责罚,你就先走吧,将来有一天我们还会再见面的。”说完,便指点了会去的路,拱拱手告别了。贾奉雉低头看着自家的村庄,依然在眼前。他心想,妻子体弱,走不快,肯定还在路上,便急忙走了一里多路,却已经到了家门口。只是房屋墙壁零落,原来的景象全无,村中的老老少少,竟然没有一个认识的,心中才害怕惊异起来。忽然,他想起东汉的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到神仙,后来返回家乡时的情景,与眼前倒很相似。他不敢进门,在对面人家前坐下来休息,坐了好久,才有一个老头拄着拐杖走出来。

贾奉雉向他行了个礼,问道:“贾奉雉家在什么地方?”

老头指着他家说:“这就是呀。你大概也是想问这件事的吧?我倒是都知道。传说这位贾相公考试中了头名后就消失了,他走的时候,儿子才七八岁。后来,儿子长到十四五岁时,母亲忽然大睡不醒。他儿子在世时,不论寒暑都替她换衣服。等儿子死了以后,两个孙子很穷困,房屋也都折毁了,只好用木架铺上草将她盖上。一个月前,老夫人忽然醒过来了,屈指,已经一百年了,远近的人们听说这件奇事,都来访问探看,近来稍少了一些。”贾奉雉恍然大悟,说:“老人家不认识贾奉雉吧,我就是呀。”

老头大为惊骇,赶紧到贾家报信去了。这时长孙已经死了,二孙子贾祥,今年已经五十多了,因为觉得贾奉雉显得年轻,怀疑其中有诈。过了一会儿,贾奉雉的夫人出来,这才认出了自己的丈夫。夫妻俩涕泪涟涟,互相招呼着进了屋,但苦于没有房屋,只好暂时住在孙子家里,家里的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全都跑来看望,一大帮人围在他们的身旁。这些人都是他们的曾、玄孙,都显得丑陋粗俗,没有文化。长孙媳妇吴氏打来酒,做了粗茶淡饭招待他们,又让小儿子贾杲和他的媳妇来跟自己住在一起,腾出房子打扫干净,给祖爷爷住。贾奉雉进了屋子,只觉得到处都是烟气尘土,夹杂着尿臊味,一股臭气扑鼻而来。才住了几天,他就很是懊悔,实在无法忍受。

贾奉雉夫妻的一日三餐由两个孙子轮流供应,烹饪的技术特别差。乡里的人们因为贾奉雉刚刚回来,天天请他喝酒吃饭,但他夫人常常吃不到一顿饱饭。长孙媳妇吴氏出自读书人家,很懂得做媳妇的礼数,一直很好供奉,不敢懈怠。但贾祥家的供奉日渐稀少,有时甚至呼唤着给他们吃的。贾奉雉非常气愤,带着夫人离开家,到东村教书去了。他常常对夫人说:“我很后悔这次回家,但是已经来不及了,迫不得已,我只好重操旧业,如果心中不感到羞愧耻辱,富贵是不难的。”过了一年多,吴氏还时不时送些吃的来,而贾祥父子却再也不上门看他们了。

这一年,贾奉雉通过考试进了县学。县令很看重他的文章,赠给他不少钱财。因此,家境稍稍副富裕起来,贾祥也渐渐地来走近乎。贾奉雉把他叫进屋,算了算当年他供奉自己的花费,取出银子还给他,喝令他从此不许再上门来。然后他又买了一所新住宅,将吴氏接来一起住,吴氏有两个儿子,大的留下来守着原来的家业;二儿子贾杲很聪慧,贾奉雉便让他和自己的学生一起读书。

贾奉雉从山中回来后,头脑更加聪明,连考连中,一举考进了进士。又过了几年,他以侍御的身份出巡两浙,声名显赫,极尽富贵风流,一时间称为盛事。贾奉雉为人耿直,不怕触怒权贵,朝中的一些大官都想找机会中伤他。贾奉雉屡屡上书请求辞官还乡,但皇上都不肯答应。过了不久,灾祸就降临了。

原来,贾祥的六个儿子都是无赖,贾奉雉虽然和他们早断了往来,但是他们却借着他的名望作威作福,强行霸占他人的田产房屋,乡里都把他们视为祸患。村中某乙新媳妇,贾祥的三儿子竟然强夺回来做妾。乙某原本就是一个狡猾奸诈的人,乡里百姓捐钱帮助他打官司,这件事一直传到京城,朝中的大官纷纷上奏攻击贾奉雉,贾奉雉实在没有办法替自己辩解,被投进监狱关了一年。贾祥和他的儿子也在狱中病死了,贾奉雉被判到沈阳充军。

这时,贾杲入学已经很长时间了。他为人很少仁厚,名声不错。贾奉雉的夫人又生了一个儿子,已经十六岁,他们便将儿子托给贾杲收养,然后带着一个男仆和一个女仆出发了。贾奉雉说:十几年的富贵,还不如一场梦的时间长。如今才知道所谓荣华富贵的地方,都是地狱境界。我真后悔,比起刘晨、阮肇,还都造了一次罪孽。

几天后,他们抵达海岸,远远地看见有大船前来,鼓乐大作,侍卫都像天神般。船靠近后,一个人从舱内走出,笑着请贾奉雉到船上休息片刻。贾奉雉一见此人,十分惊喜,便一纵身跳上船去,押解他的差役也不敢阻拦。加夫人急忙也想跟过去,但船已经走远了,便愤恨地跳进海里。她在水中漂泊了几步,只见一个人从大船上放下一条白练,将她救上船去。押解的差役急忙命令船夫划船去追,一边追一边喊,但是只听到鼓声如雷,与波涛的轰鸣声相呼应,一眨眼的工夫,船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贾奉雉的仆人认得船上的那个人,原来是郎秀才。

异史氏说:世人传说陈大士在考场上,文章写好以后,吟诵了好几遍,叹息道:“也不知道什么人能认得这样的好文章!”说完,将文章扔掉,又重新作了一篇。因此,他在考场写的文章不如他平时写的文章。贾奉雉因为写了那样的文章害羞逃走,说明他也是一个有仙骨的人。但是,等他再到人间时,为了生计只好贬低自己的身份,可见贫贱对人的伤害是多么的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