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302章 我笑那诸葛计穷,麋威少智

第302章 我笑那诸葛计穷,麋威少智(2 / 2)

“可那东海麋竺在蜀中优养经年,除了那什么‘麋氏纸’,已经久不理俗务,听闻今年以来更是长时间卧榻不能出屋……他来河东能做什么呢?”

“依我看,那诸葛计穷,麋威少智,不得已才将那老朽从长安给招了过来,装模作样地安抚人心。”

言罢不由王濬分,当场逐客道:

“你速归中条山,告知你外舅护好粮道便算大功一件,勿要给蜀贼可乘之机!”

王濬顿时气馁,沮丧告退。

但出营之后,忍不住勒马西顾。

看着不远处刁斗森严,错有致的汉军大营。

想到那位天下闻名的季汉丞相。

心道如此人物,岂会轻易计穷?

更别那麋竺根本就是麋威来河东参战的幌子。

有那位智勇双全的季汉卫将军来相助,诸葛亮怕不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而司马懿果真看不出这背后的种种细节吗?

只怕真正计穷的人,是他自己吧!

也罢。

反正今日这般尽心献策。

将来不管发生何事,自己都足以保存名节。

想到这里,王濬脑海中不由浮现北上前,徐庶嘱托的那番意味深长的话:

“若司马仲达和张儁乂彼此合作无间,那皇太子何必重用你外舅呢?”

“若国朝不用你我舅婿就可战胜国贼,那便是胜了,又于你我何益?”

洛中不少人私下都徐庶是幸进人。

听徐庶这两句嘱托,似乎进一步坐实了他假公济私的人之心。

但王濬与这位上官兼外舅(岳父)相处日久。

总感觉他并非真正的人。

外舅,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呢?

王濬目中闪过一道精光。

又迅速掩饰过去,打马南归。

……

与诸葛亮会面的第二日,麋威打着父亲麋竺的旗号,亲自跑了一趟猗县南郊的两座盐池。

守护二池的曹魏官兵已经转移,只留下负责引水和晒盐的杂役。

麋威兵不血刃就完成了接收。

后续分发盐引的事务自有同行而来的典曹都尉负责。

麋威亲自跑一趟这里,除了想见识一下在后世有“中国死海”之称的运城盐湖之外。

更是想亲自考察一下西边那个一号的女盐池。

此湖在后世又称硝池。

因为池水晒干后留下的硝板含硝量过多,产盐的质量不高。

除非东池遭灾不能正常生产,才会应急启用。

否则平时很少有人关注。

到后世更是渐渐被荒废下来。

但麋威作为后世人,很清楚富含硝酸盐和硫酸盐的硝板,绝非一无是处的废物。

反而是开启工业时代的重要一环。

当然,以这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搞什么工业种田,枪炮争霸纯属扯淡。

他这辈子能把黑火药给捣鼓出来就算超常发挥了。

不过,利用这海量的硝板来生土法化肥,继而提升粮食产量,仍是很有搞头的。

相比起对于这个时代来杀伤力过剩的热武器。

化肥很可能才是实打实的降维打击。

但凡能将粮食某产量提升个二三成,不比什么无中生有一万个汉堡,十万个肉夹馍更靠谱?

不定还能极大缓解将来土地分配和人口过剩的周期性矛盾,继而让子孙后代多过几年太平时光呢!

总之,视察了数日,确定了这里的自然资源禀赋应该、大概能满足自己这一点野心之后。

麋威留下随行的文吏,只带上功曹书佐邓艾,主记室杨戏,会同句扶那一曲哨骑一同北返。

其后北渡涑水,过解县不入。

一路策马狂奔。

三日后,抵达了绛县城外的一座汉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