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渡河(2 / 2)

更因自诸葛亮出兵河东以来,汉魏双方的战线便几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但这不意味着双方罢战。

相反,自安邑到闻喜一线,双方在涑水两岸修筑了密密麻麻的营寨、堡垒、角围。

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血腥攻防战。

死伤数以千计。

以至于麋威渡河之后,途径蒲坂县西边,位于涑水下游的张阳池时,竟看到了血流漂橹的惨烈景象。

但于双方合共陈兵七八万的规模而言,这点死伤又似乎不值一提。

若对比去年参战人数更多的关中大战,那更是凤毛麟角。

但不论如何,出河东数月而无所进展,诸葛亮也好,张飞赵云也罢,都不免遭受了非议和压力。

也就是魏延早前败了一阵,当下没有立场闹事。

不然换将的声音都得冒出来。

实际上,当麋威父子猗县以后,上上下下都开始关注其人与诸葛亮的交接。

毕竟麋威虽然名位在诸葛亮之下,但单看个人战绩,他反而比一直在后方的诸葛亮要耀眼得多。

虽不至于取而代之,但他提出的军事建议,诸葛亮必然不敢轻视。

然而麋威似乎铁了心要在父亲跟前尽孝。

入县之后,对军事不闻不问。

第一时间找医者照看父亲。

第二时间安排军粮交换盐引的事。

等着一切都忙完了,才姗姗来见诸葛亮。

却也不是什么正式的会面。

只是受诸葛亮之邀,到城外一同巡视诸葛亮在河东临时设置的一片军屯而已。

那军屯阡陌纵横,田垄规整,有屯兵巡视其间,像模像样。

唯独看不见半株青苗。

“军屯方开,却不在农时。”

“与其是自给自足,不如是开垦给将士们看的。”

单独与麋威相对,诸葛亮直接道出真相。

“不过有了这开中法,应能支撑到明年春后宿麦收获之时。”

“单此足食之功,师善在战后可论上功。”

麋威:“威不过重拾前人故智,岂敢与诸位将军争功?”

不论从哪个层面来,这都是麋威的心里话。

但很显然,诸葛亮只当他在谦逊,一笑置之。

于是麋威也笑笑便了,转而问道:

“眼下大军的燃眉之急已得解决。不知丞相接下来作何打算?继续与魏军相持下去吗?”

诸葛亮闻言反问:

“师善以为,应该继续相持下去吗?”

麋威下意识摸了摸下巴。

那里的胡须已经相当浓密。

片刻才道:

“长安或有议论丞相行军厚重,虽立于不败之地,却也难以破解司马懿的防御,此战或因粮尽而退。”

“但我来时便知丞相已有胜算,只是在等待一个良机而已。”

“而我本以为良机已经来临……”

着,麋威目光转向正南。

远方,磅礴而狭长的中条山仿佛卧龙一般,匍匐横亘在天际线上。

彻底遮掩了河洛地区或秀美、或壮丽的种种风光。

诸葛亮的视线随之南转,目中闪过一丝精茫。

“我确实在等。”诸葛亮幽声道。

“但不是等待良机,而是在等一员为我把握良机的良将。”

“而今日。”

迎着麋威诧异的视线,诸葛亮抬手指道:

“良将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