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立后(1 / 2)

陈明安本想开口替她说话,可还没等站起身来,便再次听到了她的话。

“民妇深知,此身此名,于皇室清誉有玷,昔日种种,阴差阳错,然流言蜚语皆因民妇而起,令陛下与皇子陷于非议,民妇万死难辞其咎。”她缓缓跪伏于地,额头轻触冰凉的金砖,“民妇不敢奢求名分,只愿携子远离京城,永不复返,自此之后,世间再无宋尔雅,亦无宋雅,只求陛下与皇子安宁,皇室声誉无损。”

这话让全场鸦雀无声。

谁都以为宋尔雅是贪图荣华富贵,这才摒弃陈明安,重拾旧情,可如今看来,分明就是明事理的女子。

太后皱眉看她,却迟迟没有说话。

她猜到这女子不会躲在别人身后,等着庇佑,可这般言行,还是有些超脱了她的预料。

周宴珩猛然起身,往前走了两步,眼底布满了红血丝:“雅雅……”

他有些无助。

他实在想不通,当年小河村被屠,她不肯让自己出头,如今又是宁可委屈自己。

她好像,从未信过自己?

不等周宴珩开口挽留,先前那位主张滴血认亲的御史像是抓住了天大的把柄,疾言厉色:“陛下,此女自知身份不堪,妄图以退为进,实乃以情挟君,更显其心机深沉,皇室血脉不容混淆,陛下切不可受其蛊惑。”

“臣再次恳请,无论她离开与否,还请滴血验亲,以正视听。”

这话叫谁听来都觉得太过残忍。

可他却和李大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眉眼间满是得意。

周宴珩扫视过在场众人,突然怒喝一声:“够了!”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殿内的人纷纷跪地:“陛下息怒。”

周宴珩并不理会这话,而是慢悠悠从御座走下,最终停留在宋尔雅身边,却没有立刻扶她,而是面向众人,声音低沉:“孙御史,你口口声声皇室血脉,可质疑皇子,污蔑皇嗣生母,是何居心?”

这话让孙御史瑟瑟发抖。

他本想着,周宴珩是个明君,一向采纳朝臣的建议的,却不想此番竟这般执拗。

早知如此,他也不会听李大人挑唆,冒险谏言。

“宋氏,于朕微末之时,倾其所有,救朕性命,与朕结发,乃是朕明媒正娶的原配发妻,此事,小河村幸存乡邻、朕身边暗卫皆可作证,尔等不去追究屠戮朕之发妻村落,致使朕之骨肉流落民间多年的罪魁祸首,反倒在此对受害者百般刁难,这就是尔等读圣贤书所学到的忠君之道、仁义之理吗!?”

他目光锐利,直刺那御史:“你说她身份不堪?朕告诉你,她的救命之恩、结发之情,重于泰山,她在那场屠杀中侥幸存活,带着朕的孩儿于乱世求生,习得医术,活人无数,更在边关疫情中挺身而出,救治军民,稳定军心,此等坚韧、仁心,比那些只会摇唇鼓舌、搬弄是非之辈,高贵何止千倍万倍。”

“眼下朝中未有皇子,尔等让朕纳妃,繁衍子嗣,如今皇长子确确实实存在,尔等又这般不饶人,究竟是疑心皇长子的身世,还是觊觎朕的江山!?”

此话一出,众人俯首:“臣等不敢。”

周宴珩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继续道:“今日,朕便把话放在这里,宋尔雅,是朕的发妻,思舟,更是朕之皇长子,无须滴血验亲,朕之骨肉,朕岂会不识?至于名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宗亲勋贵,最终落回宋尔雅身上,伸手将人福气:“朕不仅要认回皇子,更要正位中宫,朕,欲立宋尔雅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