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降而生商(2 / 2)

历史上,许多皇帝本身并非正统继位,在登基之后,也都热衷于进行类似的神化自身出身攀附古圣先王的行为,尤其是在魏晋这样一个门阀政治盛行政权更迭频繁的混乱时代,这种操作更是屡见不鲜,也更容易让人相信。

这就好比,大家都宣称是同一个显赫的祖先,但为什么我这一支就格外优秀更有资格执掌大权呢

那往往就需要额外的“加持”。比如“我们的母族血脉更高贵”。

当然,如果连母族背景都一模一样那就比较麻烦了,只能硬着头皮宣扬自己“更贤明”、“更得民心”这类相对虚泛的东西了。

听着很扯淡,跟编神话故事一样。

但“正统性”的塑造与宣扬,往往就是这么运作的,总需要披上一块华丽的源自远古的“遮羞布”或“光环”来掩盖权力斗争中那些不好明说的赤裸本质。

而且底下的臣民、世族,在很大程度上也认可并习惯于这套话语体系,这几乎成了维系统治不可或缺的基石之一。

所以,当晋帝听到太史令临死前吼出的“降而生商”这四个字,内心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

这还得了!

这几乎是指着鼻子说梁王有了不臣之心,并且找到了比中央朝廷更具“天命”色彩的理论依据!

立刻招来绝对心腹的暗探首领,严令其以最快速度,不惜一切代价收集梁国近日发生的所有异常事件。

同时又派出一队宫廷禁卫,以温和却不容拒绝的口吻去“请”梁王入宫。

理由是“白日听学,突生感悟,迫不及待想与好弟弟深入探讨分享”。

而当心腹回报说梁王也昏迷不醒时,晋帝脸上的神色更是阴晴不定,变幻了不知多少次。

“外边的庸医,岂能比得上朕宫里的御医”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关怀”,“去,将梁王妥善地‘请’入宫中,让御医悉心诊断医治。务必让朕的好弟弟早日康复。”

就这样,尚在昏迷之中毫无反抗能力的梁王被小心翼翼地抬进了皇宫深处。

而他所有的心腹侍卫、随行人员,全部被拦截在宫门之外。

天还没亮,关于梁国的紧急情报就被呈送到了晋帝案头。

天火降临,王府被焚毁大半,有赤色大星从王府之中飞升而起……

看着这些与“降而生商”隐隐吻合的情报,晋帝脸上露出了冰冷而了然的神色。

好,好,好!

原来……真的是你!

昏迷中的梁王又吐了一口血,气运被商星打破后又遭皇帝软禁,再削了一层气运守护,自然是引发了连锁反应。

估计等他醒来看到陌生的天板肯定会感到无比冤屈。

明明只是想用火历扰动太初历法,引动九州动乱,再以天人感应学说攻击皇帝的正统性,为逐鹿天下做准备呢。

结果突然就爆了。

我哪里能搞出荧惑守心这种大场面,按住一个“商星”已经让他焦头烂额了。

还他么降而生商.难道我儿就是类似商祖那样的牛逼人物

总之这两件事真的不是自己策划的啊。

但谁叫他在最该解释的时候昏过去了呢。

人都被拿下了,真的假的已经不重要了。

不在封地已经少了一层筹码,被带入皇宫更是失去了谈判的资本。

这就是因果报应。

而其他同样在洛阳通过各种渠道得知“梁王可能搞出了荧惑守心”以及“降而生商”这一消息的藩王与重臣,第一反应同样是极致的震惊,震惊于梁王的胆大包天!

距离帝都洛阳不到六百里的地方,你竟然敢玩得这么大!

往常在朝堂上、在宗亲聚会时装得那般和气温吞、人畜无害,背地里竟然.你已经不是有点东西了。

诸如赵王、楚王等同样心怀野望的宗室亲王,此刻也被这位平日里看似低调的兄弟给结结实实地吓到了。

原本以为自己为了野心,暗中积蓄力量、结交权贵,已经算是胆大之辈。

但跟梁王这直接引动天象、动摇国本的凶残操作比起来,还是差了几分。

真是人不可貌相!

震惊过后,一股寒意瞬间从尾椎骨窜上天灵盖!

暗道一声不好!

梁王这种往常看着老实巴交、甚至有些懦弱的人私下里都敢玩得这么野,那他们这些平日里就比较出挑实力也更为显赫的王爷,在皇帝和世人眼中,私下里的行为岂不是更加无法无天、更值得怀疑

几番紧张的思索与自我检视之下,他们冷汗直流地发现自己屁股底下那点事,也根本经不起严查!

“快!立刻加紧密会贾家!告诉他们,条件可以再让步,代价可以再多付一些!务必请他们周旋,将此事的影响范围控制在梁王一人身上,绝不能再扩大!”

于是,在这突如其来的风暴中各方势力出于自保,开始默契地试图将梁王推出去作为唯一的“祭品”,以求平息皇帝的怒火,避免引火烧身。

所以,复盘这“梁国副本”,第一个“vp”毫无疑问是那位“北地战神”梁世子,他的“神操作”是点燃一切的开端。

第二个“vp”则当属临死反扑的太史令,精准狠辣的一击将所有的矛头都引向了梁王,彻底改变了朝堂斗争的走向。

而真正的始作俑者之一,在幕后策划并执行了关键步骤的许宣,竟然在这场波及整个九州的巨大风波中,意外地……隐身了。

根本没有人在乎同样出现在梁国的许某人。

区区一个解元有什么好关注的,就算是净土宗的和尚又如何。

这种关于人道更替的大事他还不够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