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拍片,”王盛继续道,“意味着剧本阶段双方就要介入,主要角色必须有中方和韩方的演员共同担纲。
不是客串,是实实在在的主要角色。
资金、制作团队可以按比例分配,但核心创意和最终剪辑权,盛影要主导。
我们要的不是简单的文化商品输入,而是通过合作,学习、吸收,最终提升我们自己的工业能力。这也是上面乐于见到的模式。”
郑泰元快速消化着这个信息。
合拍片操作更复杂,利益分配也更敏感,但一旦成功,影响力绝非单纯引进可比,而且能更深度地绑定双方利益。
他稍作思考,重重点头:“合拍片是更高层次的合作,我完全赞同!泰元娱乐愿意全力配合,寻找最适合的项目和演员阵容。”
王盛点点头,继续抛出第二个条件:“其次,引进模式,如你所知,是‘批片’,也就是买断发行。但买断的费用,我不希望全部用宝贵的美元外汇来支付。”
郑泰元愣了一下,有些不解。
王盛解释道:“我们可以探索‘以片换片’的模式。比如,盛影看中一部韩国电影的发行权,评估其中国市场价值为100万美元。
那么,我们可以用一部在韩国可能有市场潜力的中国电影的韩国发行权,进行部分或全部的价值抵扣。
具体比例根据影片质量再议。
这样可以减少硬通货的消耗,实现更深度的资源互换。
当然,如果遇到我们志在必得、评估价值极高的重点项目,在‘以片换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额外支付一部分美元作为补充。”
郑泰元眼睛亮了起来!
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以片换片”?
这不仅能解决双方外汇支出的压力,还能形成双向循环!
王盛的眼光和魄力,果然非同凡响!
“妙啊!王社长!”
郑泰元忍不住抚掌,“这个模式太好了!既能促进交流,又能降低成本!我完全接受!泰元娱乐愿意作为桥梁,推动韩国片方接受这种创新的合作方式!”
“很好。”王盛对郑泰元的反应很满意,“那么第三,关于影片的遴选。”
他目光直视郑泰元,仿佛能看透他的心思:“郑社长在韩国深耕多年,人脉广阔,自然可以推荐、筛选你认为合适的影片,提交给我过目。
盛影这边,也会成立专门的团队,密切关注韩国电影市场的动态。
如果有我看中的片子,比如……某些在类型、主题或者导演、演员方面特别突出的作品,我会直接告诉你,由你去负责接洽和谈判。”
郑泰元心中了然,这是王盛在明确划分权责,既给了他发挥的空间和利益,也牢牢握住了最终的选择权和主导权。
他推荐的片子,王盛不一定会要;但王盛点名要的,他必须想办法拿到。
“明白!王社长!”
郑泰元立刻表态,语气甚至带上一丝感激,“能够得到您的信任,让我参与初步筛选,已经是莫大的荣幸!
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心尽力,提供最专业、最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片单供您参考。
对于您指定的项目,泰元娱乐必定全力以赴,以最优惠的条件拿下发行权!”
他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极为诚恳,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王社长,不瞒您,这个宝贵的窗口,对于我,对于泰元娱乐,意义实在太重大了。
这不仅是一桩生意,更是……一种认可和地位的象征。
在韩国国内,因为与您的成功合作,我已经受到了文化观光部的高度重视。这份知遇之恩,我郑泰元铭记在心!”
王盛微微一笑,摆了摆手,显得云淡风轻:“互利共赢而已。郑社长有能力,我们自然愿意与有能力的人合作。”
郑泰元连连称是,气氛愈发融洽。
他犹豫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男人间心照不宣的笑容,声音压低了些:“王社长,为了我们未来合作更加顺畅、亲密无间,如果您在韩国那边……有任何感兴趣的艺人,无论是交流艺术,还是……加深了解,我都可以帮忙安排,确保过程愉快、稳妥。”
这话得含蓄,但意思很明显。
王盛看了他一眼,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靠在沙发背上,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戏谑和疏离:“郑社长,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不是什么财阀,也对那种赤裸裸的交易没太多兴趣。合作,讲究的是眼缘和实力。今天就这样吧,郑社长。”
“原来如此!”
郑泰元恍然大悟,一脸受教道:“我一定会为您寻找到合眼缘的韩国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