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死而复生(2 / 2)

影院内,座无虚席——这是新线和盛影团队精心选择的地点,利用了大学社区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的特点。

灯光暗下,片头闪过,电影开始。

起初,影厅里是一些零星的笑声,主要是对白中的一些机巧和周星星独特的肢体语言。

随着剧情推进,当“少林功夫”真正与足球结合,各种违反物理常识、天马行空的招式出现时,影厅里的反应开始变得热烈。

“噗——哈哈哈!”

当“轻功水上漂”出现时,一个男大忍不住喷笑出声。

“Oh My God! That's sane!”(我的天!这太疯狂了!)当“大力金刚腿”将足球踢出炮弹效果时,有人惊呼。

“Look! Tai Chi! My granda does that!”(看!太极!我奶奶也练这个!)一个女孩兴奋地拉着同伴。

影厅里的笑声、惊叹声、讨论声逐渐连成一片。

那种感觉很奇怪,一部分观众显然是被这种“离谱”的设定逗乐,是一种带着错愕和猎奇的大笑;而另一部分(尤其是亚裔和一些熟悉港片的观众)则更能get到周星星式的无厘头幽默内核,笑得更加会心。

当然,并非所有反馈都是积极的。

放映结束后,在影院门口随机采访和后续收集的简易问卷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太蠢了,完全无法理解。”(一位中年白人男性)

“笑点有点奇怪,节奏不太适应。”(一位看起来是影迷的女性)

“特效……有点假,但好像假得挺有意思?”(一个犹豫的年轻观众)

然而,总体来看,积极的反馈占据了上风,而且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

许多观众表示“比想象中有趣”、“非常独特的观影体验”、“会推荐给朋友看看这个‘怪东西’”。

更重要的是,上座率数据传回新线总部时,让所有人为之振奋——参与点映的场次,平均上座率达到了惊人的85%!

在纽约唐人街附近的影院,甚至出现了满场!

这对于一部原本不被看好的外语喜剧片而言,堪称奇迹。

周日(3月24日)的点映数据同样坚挺,甚至因为周六口碑的初步扩散,部分场次的上座率还有幅提升。

同时,一些受邀参加点映的影评人也发出了他们的声音。

虽然主流大报的影评人大多持保留态度,但在独立影评网站和一些另类周刊上,开始出现为《功夫足球》辩护甚至叫好的文章:

“《功夫足球》:一次对体育类型片的彻底解构与狂欢!”——某独立电影博客

“忘记逻辑,享受周星星带来的无厘头盛宴!”——《乡村之声》(The Vilge Voice)某专栏

“或许这才是足球的终极形态?一部让你笑出腹肌的cult片新宠!”——A't It Cool News网站

所有这些信息——高涨的网络热度、超出预期的点映上座率、虽然分化但绝非一边倒倒的观众反馈、以及开始出现的正面影评——汇聚到凯文·布朗的案头,形成了一份强有力的报告。

周一(3月25日)一早,新线影业内部召开紧急会议。

凯伦·李带着团队,用数据话,强烈建议立即调整《功夫足球》的发行策略。

“先生们,数据显示,《功夫足球》拥有我们之前严重低估的特定且活跃的受众群体。

点映平均上座率85%,在目标区域接近满座。

观众反馈证明,其独特的喜剧风格能够被相当一部分北美观众接受并喜爱,尤其是在年轻人和亚文化群体中。

《冰河世纪》确实是巨无霸,但它主要吸引家庭和合家欢观众。

《功夫足球》可以填补市场的另一块空白!”

发行部门的负责人也补充道:“根据点映数据和市场反馈,我们已经有了底气向AMC、Regal、Ceark这些大院线争取更多的银幕。

不需要太多,只要能在主要城市的更多影院,获得一天一到两场的排片,尤其是在晚间和午夜场,我们相信它能依靠独特的口碑,吸引到稳定的观众。”

面对铁一般的数据和团队重新燃起的信心,凯文·布朗不再犹豫。

“批准。”他果断下令,“立即重新调整发行方案。尽一切可能,在3月29日的开画日,将银幕数从原计划的500家,提升到……至少900家!

重点争取艺术影院、大学周边影院和多元文化社区的影院排片。宣传上,继续强化‘独特’、‘疯狂’、‘你必须亲眼看看’的标签,利用好点映积累的口碑和脱口秀的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