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略懂拳脚(1 / 2)

周景明没有急着靠近那幢洋楼,而是忙着将穆萨拉住:“咱们就暂时不忙着过去,先找个地方喝酒。”

穆萨一脸狐疑地看着周景明:“这都到了怎么不过去呢?你们不是生死之交吗?”

“我得确定吴福生到底在不在,他要是不在,只有个女人在家,我们两个大男人进去了,怕是会有误会!”

周景明胡乱找了个借口。

穆萨想了想:“也是,这些金老板的楼房,除了藏钱,就是藏女人,确实比较避讳。”

周景明拉着穆萨,选了个热闹的馆子,一起进去吃喝了一顿,就让穆萨回去了,临走的时候跟他,等见到吴福生了,一定帮忙问问还要不要人,不过,毕竟多年未见,也不知道吴福生还卖不卖面子,没法保证一定会将他收下。

听到这话,穆萨神色变得黯然。

混迹淘金场那么长时间,他也知道,在这种地方,人跟人之间本就没多少信任可言,他和周景明只是第二次碰面,彼此都还不了解,周景明也不可能太将他的事情放在心上。

还有,按照周景明的法,他跟吴福生也已经有多年未见,先不生死之交是不是真事儿,就即使真有这交情,吴福生认不认也难,每一个金老板,都很善变。

他只能微微叹口气,杵着拐杖一瘸一拐地离开,重新回到清真寺门口去守着他的摊子,什么都不,或许还能留点盼头在心底。

既然找到了吴福生的黄金楼,事情就好办了。

周景明相信,只要在这里守着,就一定能见到吴福生。

反正他和武阳也需要好好休整,并不急着离开。

周景明四下看看,见不远处就有一家商店,他叫上武阳朝着商店走了过去,先在店里买了两包烟,递了一包给武阳。

接着,他撕开自己那一包,给武阳发了一支,自己也点上一支,就在商店外的台阶上坐下,遥遥看着吴福生的洋楼。

武阳也将烟点上,跟着在旁边坐下:“周哥,打羚羊皮,真的有那么赚钱?”

周景明微微点点头:“这边淘金的事情,已经延续了上百年,在明清时期,就有大批淘金客骑着牦牛,赶着木轮大车,到祁连山下的野牛沟一带淘金。

他们的食物只有自带的青稞、豆面、玉麦炒面、杂合面干粮和那些冻坏了的土豆。

为了改善生活、补充肉食,淘金客开始打猎,猎获的多是黄羊和羚羊,等到食物短缺的时候,淘金客直接就以猎取野味为主食。

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西海、甘州的淘金客大批进入可可西里淘金,羚羊就成了他们就地取材的主要肉食品。

这东西,除了食用,羚羊的头角可以带回去做摆设,而且,历来被中医藏传理论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能,羚羊血还被认为有止泻功效。”

“因为能做药才贵?”

“这倒不是,羚羊皮毛贵是因为它的羊绒能用来做一种高档披肩,叫沙图什,在外面能卖到几千甚至上万美元,听好,是美元。现在一美元差不多当咱们的三块钱。”

“艹,那不是至少也要两万多块钱才能买到一条披肩。”

“挺吓人是吧?”

“太夸张了。”

“有钱人的世界,不是你我能想象得到的。别国外,就即使国内,有钱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所以,别觉得咱们淘金一年赚个十来万就多有钱,比起很多人,只是巫见大巫。”

“这披肩有什么好的,怎么那么值钱?”

“我也不来到底好在哪里,我只是听人,用羚羊绒织成的披肩,可以从一枚的戒指中间穿过,肯定很轻薄。

一条披肩需要三到五只羚羊的羊绒,在可可西里或是格尔木,一张羚羊皮能卖到四五百块钱,而运到边界,去印度和尼泊尔那边,一张羚羊皮的价格就能涨到两千多块。”

“一张就能涨到两千多……这事儿能干啊,打上一只,那至少相当于弄到一两金子,弄上一百只,那就是十斤。”

武阳的眼神又变得兴奋起来:“按照穆萨的法,弄得好,一次就能弄到上百只……周哥,这边羚羊很多吗?”

周景明点点头:“多……但是这事儿,咱们不干!”

“为什么啊?那么赚钱的事儿。”

周景明的话给武阳浇了一盆冷水,他的反应有些激烈。

周景明想了想:“淘金这条路子,对于我来,就足够了,不想涉及太多东西。而且,我总觉得,人吧,总该对这世界,有点敬畏。”

武阳想了一会儿,没有继续在这问题上纠结,他相信周景明不愿意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而在周景明的记忆里,本附属于淘金的盗猎,大概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独立出来。

他之所以不愿走猎杀羚羊的路子,是因为他见过猎杀的场景,属实太过残忍,也知道后世为了保护羚羊,所付出的努力。

到了九一年左右,盗猎达到高峰,可可西里行政上的管辖地,城里的西部工作委员会,本是为了开发可可西里的矿产,谁也没想到,发展到后来,这个机构乃至后来的野牦牛队,核心任务变成了反盗猎,而委员会的书记索南达杰,还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事儿,是有过电影的,周景明也看过。

猎杀羚羊,终究跟淘金不是一回事儿,也跟为了吃猎杀几只野味不同,大规模的猎杀,属实有伤天和,至少对后世是这样。

吴福生选择干这种事情,在周景明看来,很有可能被人撵出玛沁雪山淘金场这件事情,大伤元气。

周景明和武阳在格尔木逗留了三天时间,始终没有见到吴福生归来,倒是在第四天看到一辆汽车停在吴福生的洋楼前面。

车上下来五个人,他们敲开洋楼的大门,那个女人让几人开着汽车进去,然后大门一关,就没了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