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北上前的琐事
武曌下的诏是让李贤即刻启程,所以,李贤和刘建军也没有耽误太久,收拾完洛阳沛王府的行李细软也就出发了。
说是收拾,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东西。
刘建军只是带了个斜挎在肩腰上的小包裹,连几件衣裳都装不下,李贤就更简单了,只装了几盒从洛阳买的酥饼。
他想带点洛阳的特产给绣娘。
刘建军问他:「没想著给光顺他们带点?」
李贤想了想,摇头:「光顺都要和你一般大了,早就过了吃这些零嘴的时候,再说了,长安又不是没有。「
刘建军嗤笑了一声,没再说什么,利落地翻身上马,轻磕马腹便走到了车队的前头。
车辙碾过洛阳城外的官道,扬起细细的尘土。
离开了那朱墙金瓦的樊笼,连空气似乎都变得清爽开阔了些。
李贤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那在晨曦中显得愈发巍峨朦胧的洛阳城廓,心中五味杂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然后,李贤就听到了前面迎风飘来的歌声: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歌词歌曲,一如刘建军往日所唱的那般俚俗,但却透露著一股莫名的苍凉与不羁。
李贤靠在马车上,心情宁静,继续听刘建军还能唱出什么花样来。
但这词却似乎是他新作的,唱了一阙后,像是想不起来接下来该续什么了,于是,便用「啦啦啦啦」来代替,「啦」了个不停。
一开始,还只有刘建军一个人「啦啦啦啦」,但后来,随行的护卫似乎也被刘建军感染,也加入了进来。
于是,整个车队便回荡著那腔调古怪的「啦啦啦啦」声。
在一片「啦啦」声中,车队渐行渐远,将洛阳城的轮廓彻底甩在了身后的地平线下。
长安。
当长安城那熟悉的城墙轮廓出现在了地平线上的时候,李贤心里竟有几分近乡情怯。
长安城就匍匐在关中平原上,可看起来却像是一头沉默的巨兽。
「哟!总算是到了!」
前面,刘建军勒住马,又优哉游哉的往回赶,等来到李贤的车窗前,才拿胳膊肘著车窗,发出感慨:「这长安的土腥味儿,闻著都比洛阳的香火气踏实。」
李贤被他的轻松感染,没好气的说:「小心些,摔下马了!」
「我现在这骑术,别说摔下马了,就是提上长朔和突厥人打仗都行!」刘建军浑不在意的摇头。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李贤呛了他一句。
刘建军则是有些诧异:「这会就有这句话了?」
「什么?」
「没,走咯!进城!」
刘建军没说话,一扬马鞭,又窜到了队伍前头。
==
进入熟悉的长安城,车队一路朝著沛王府的方向行进,李贤心里挂惦,便一直撩著窗帘,望著前方。
等到沛王府那熟悉的高墙出现在李贤眼前的时候,他又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绣娘她们早早就守在了王府门口。
显然,府中早已得到了自己归来的消息。
车马还未彻底停稳,李贤便跳下了马车,径直冲向绣娘。
见到李贤的身影,绣娘的眼睛也是一亮,下意识想向前迎几步,却被身旁一位女子小心扶住。
李贤定睛一看,这才发现是长信。
近两年不见,长信已经出落得愈发水灵了,颇有长成大姑娘了的趋势。
李贤很快瞥开眼,目光回到绣娘身上。
绣娘的身形比离别时丰腴了些,脸颊也圆润了几分,在初夏暖阳下泛著健康的光泽,她穿了一身藕荷色的宽松襦裙,外面罩了件薄薄的锦帛,一双眼眸正含情脉脉的看著自己。
「殿下—」绣娘的声音将他从瞬间的恍惚中拉回。
她仰头看著自己,眼中是氤氲的水汽和浓浓的思念,「一路辛苦了。」
「你——你们——」李贤一时竞有些语塞,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后只化作一句,「一切都好?」
「嫂子!好久不见哇!」
刘建军突元的声音打断了李贤的凝噎。
李贤瞬间哭笑不得,看过去。
但刘建军恍然未觉,又笑嘻嘻看向长信:「小丫头长高了!我跟你说,你阿爷从洛阳回来的时候给你娘买了酥饼,没给你买.」他顿了顿,又补充:「我提醒他了,他都不买!」
李贤忽然有些羡慕刘建军,他离别长安两年,却只是像早晨出门溜达,傍晚便归来了似的,丝毫没有生疏感。
而这会儿,长信白皙的脸颊上却已经飞上了两抹红云,她如今已是姑娘,被刘建军这般打趣,又是当著李贤的面,顿时有些羞窘,下意识地微微低头,小声嗔道:「刘——刘阿兄莫要胡说,阿爷能平安归来便是最好的了。「
李贤心里又是一突。
长信这表情,怎么似平还是对刘建军情根深种的模样?
他想了想,将手里那盒酥饼递给绣娘,不动声色的给了绣娘一个眼神,然后说:「路上带的,给你和——孩子们尝尝。」
他这话可算是把长信他们也囊括了进去。
这么短暂的见面,李贤却忽然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转眼朝绣娘身后看去,自己三个儿子正乖巧的站在原地。
若说光仁和光义安静本分倒还正常,可一向「聒噪」的光顺怎么也这么安静?
「光顺?」李贤轻唤。
「阿爷!您可算是想起我了!出门迎接时阿娘就特意叮嘱我,说阿爷赶路辛苦,若没有叫我,莫要絮絮叨叨个没完,免得惹您心烦!
「可我憋了好多话想问您呢!您和建军阿叔在洛阳过得怎么样?听说三叔从房州回来了?他几时来长安?
「还有太平姑姑李贤瞬间扶住了额头。
光顺还是一如既往的话唠,但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他现在说的话总算是跟当下正在聊著的话题有一些关联了。
「对了,洛阳的吃食和长安一样吗?」
「我听说——」
「行了行了,你的问题阿爷待会儿再回答你,咱们先进府,堵在门口像什么话!」李贤终于忍不住轻斥,打断了光顺的话。
一番笑闹,方才因久别重逢而产生的些许生疏和伤感气氛总算烟消云散,一行人热热闹闹地进了王府大门。
穿过前庭,绕过影壁,府内熟悉的景致一一映入眼帘。
庭院中的花木比两年前更加繁茂,几个年幼的仆役好奇地躲在廊柱后张望,三德子带著一众仆役恭敬等候,见到李贤,纷纷躬身行礼。
「那几个是王府新招收的仆役,底子都查过,是干净的。」
三德子是提前回到长安的,显然对王府的仆役更为熟悉,见到李贤的目光看向那几个年幼的仆役,立马小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