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将领们旧事重提,怨气冲天,死活不肯让出青城的控制权。
双方的官司扯皮,电报往来,吵得不可开交。
原本计划中,第5师团进驻青城后,迅速获得补给,汇合海运而来的国崎登支队,然后沿胶济铁路西进,与津浦路北上的第10师团形成左右夹击彭城的钳形攻势。
然而,此刻的第5师团,却被牢牢地拖在了青城这个是非之地,宝贵的进攻时间,就在陆海军无穷无尽的扯皮中,一点点地流逝。
就在板垣征四郎在青城与海军打口水仗,焦头烂额之际,津浦路北段,另一支鬼子的王牌部队第10师团,已经完成了短暂的休整补充。
第10师团,同样是一个齐装满员的常设师团,兵员来自姬路,战斗力强悍,师团长矶谷廉介,与板垣征四郎一样,是鬼子军中激进的主战派将领。
由于韩司令的迅速撤退,第10师团在鲁省境内几乎未遇像样的抵抗,一路南下,势如破竹。
这使得矶谷廉介更加骄狂,认为大夏军队不堪一击,尤其是第五战区的部队,不过是些杂牌乌合之众。
师团指挥部内,参谋长看着地图,谨慎地提出建议:
“师团长阁下,是否先与左翼的板垣师团取得联系,协调进军步伐,确保两师团能同时向彭城发起攻击,形成合力?”
矶谷廉介闻言,不屑地摆了摆手,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
“板垣君如今被海军那帮马鹿缠在青城,脱身不得,正是天赐良机。”
他走到地图前,用手指重重地点在彭城的位置:
“大夏军队,士气低落,装备低劣,指挥官缺乏决断。我军正应趁此良机,迅猛突进,抢在板垣师团之前,一举拿下彭城,如此头功,岂能拱手让人?”
在他眼中,与其等待不知何时才能摆脱纠缠的第5师团,不如自己单独行动,抢下攻占彭城这份“不世之功”。
“传令下去!”矶谷廉介意气风发地下令,“全军加速前进,沿津浦路南下,直扑彭城。
我们要让大本营的那些老家伙看看,谁才是帝国真正的‘钢军’!”
“哈依。”
命令下达,第10师团这支凶悍的侵略军,抛弃了与左翼友军第5师团的协同,开始以更加狂飙突进的姿态,孤军深入,沿着津浦铁路,向彭城猛扑过去。
原本大本营精心策划的,由第5、第10两个王牌师团左右夹击彭城的“钳形攻势”,因为陆海军的内部矛盾和矶谷廉介的贪功冒进,尚未完全展开,就已然变形。
强大的铁钳,硬生生折断了一边。
只剩下第10师团这一支孤军,如同一柄脱手掷出的武士刀,虽然锋锐,却失去了策应和掩护,将自己的侧翼,暴露在了广袤的鲁南大地之上。
危机,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孕育。
而远在彭城的方默,以及第五战区的将领们,正密切关注着北线的敌情动态。
这突如其来的战机,他们会抓住吗?
-----
彭城,69军指挥部所在的院落外,寒风卷起地上的枯叶,打着旋儿。
两个穿着将官呢子大衣的身影,几乎同时走到院门口,又几乎同时停下了脚步。
一个是103师师长周卫国,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军人特有的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