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飞却摇了摇头,直接拿笔在纸上写下了诊断结果。
直到这时,众人才明白他刚才那句“不必”的真正含义——他根本不需要把脉!
好狂妄的年轻人!
在场的老中医们不禁面面相觑。
孙玲珑皱了皱眉。
他不相信曹飞单凭望诊就能准确断症,但也提笔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诊断。
“都写好了?那就亮出来吧!”
有个脾气急躁的老头子催促道。
两人同时将纸张展开,上面竟然都写着“脾胃湿热,兼有心火”八个字。
“诊断一致!”
老中医惊讶地说道,“这是旗鼓相当?”
李阳春笑道:“我老师可没有诊脉。”
该死!
孙玲珑心中暗自懊恼。
病人口苦口干、舌苔黄腻,这些症状确实明显,单凭望诊他也能判断。
这次不是输在医术,而是输在太过谨慎。
既然诊断打平,就必须在药方上见真章了!
“方子也写好了?让大家看看吧。”
众人围拢过来观看两人开的药方。
孙玲珑开的是清化和中汤,以茯苓、白术为主药,佐以黄连、竹叶清心火。
建议病人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预计七日可见显效。
“嗯,不错。”
一位老中医捻须称赞,“病去如抽丝,小医王这个方子稳健平和,最是适合调理脾胃。”
但当他们看到曹飞的药方时,都不禁皱起了眉头。
“大黄?还加了枳实?这未免太猛了吧!”
“病人本就脾胃不适,用这般泻下的方子,岂不是雪上加霜?”
李阳春却开口道:“不对,你们看,他加了炙甘草和生姜,正好可以缓和泻下之药的烈性,看似凶猛,实则颇有分寸。”
“年轻人,你这开的是什么道理?”
几位老中医忍不住向曹飞询问。
曹飞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向十八号病人。“这位先生身着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但袖口已有磨损,说明经常伏案工作。”
“指甲修剪整齐却无光泽,手腕右侧有浅茧,这是长期使用电脑所致,更重要的是……”
“这位先生虽然尽力保持镇定,但眉间川字纹深锁,目光不时瞥向窗外,显然心有急事。”
“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工作繁忙,抽空前来就诊的吧?”
十八号病人面露惊诧,“小伙子说得一点不错!我待会还要赶回公司开会,这几天正好有个重要项目,实在是抽不出时间休养。”
老中医们这才恍然大悟。
孙玲珑的方子虽好,却需要时间慢慢调理。
曹飞继续解释道:“湿热之症,如淤泥塞渠,非大力不能疏通。”
“我用大黄、枳实攻下湿热,佐以甘草、生姜护胃和中,看似猛烈,实则一剂即可打通中焦。”
“病人今晚服药,明日便可感觉舒畅,丝毫不影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