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鸾殿深处,阴谋的气息快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那件明黄龙袍的冰冷触感,更是让武惠妃惊惧又激动。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仿佛都在阴谋的阴云下,变得压抑起来。
而与长安城的压抑不同,万里之外的西域龟兹,现在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天高云淡,阳光慷慨地洒在计式水两岸新垦的沃野上。
李琚与李林甫并肩行走在新建的格物院外,面含笑意。
这座由李琚主导,汇聚了西域及部分中原能工巧匠的机构,此刻正致力于农具的改良和基础算学,格物教材的编纂。
并且,已经颇有成效!
“叔公请看。”
李琚指着格物院内一座新砌的炉窑,那窑口正冒着滚滚热气。
“这便是按新法改进的冶铁炉,本王称之为高炉炼钢法。此炉如今正在试验改进中,只要试验成功,我等便可不必再忧虑于钢材强度不够,届时,无论兵器甲胄或是农具,只要我西域出产的,都将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
李林甫捻须颔首,望着那完全迥异于大唐冶铁炉的炉窑,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片刻后,他轻轻颔首:“殿下深谋远虑。格物之学,看似奇技淫巧,实乃富国强兵之根基。此院所出,未来必是西域立足之本。”
顿了顿,他话锋一转道:“如今,老夫已令各西域治下各州府选拔聪慧少年,只待蒙学基础稳固,便择优送入格物院深造。只是这教材编写,还需更多通晓算学、格物且文笔晓畅之人.......”
“此事急不得。”
李琚目光投向远处校场,那里新募的青壮正在老兵的带领下进行基础操练,喊杀声隐隐传来。
他道:“人才乃百年大计,需先夯实基础。眼下,当务之急是整军。尤其是陌刀、马槊、火器三营,怛罗斯一战损失不小,更需补充精锐。”
听见这话,李林甫顿时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
但想到西域的境况,他也知道,有些事情急不来。
沉吟一瞬,他还是点点头,叹息道:“也罢,是老夫心急了,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才行。”
李琚轻轻颔首,也不在这个话题上多纠结。
正如李林甫所言,饭需要一口一口吃,没人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如今的西域,财政状况虽然已经恢复正常,并开始稳步增长。
可执行新政所需的花费,却是一个天文数字,绝非刚刚恢复正常的西域财政能够支持。
尤其是在多管齐下的情况下,更是显得捉襟见肘。
所以,许多事情,便只能挑着要紧的东西先发展。
毕竟说来说去,国家账与经济账,永远都是分不开的。
一个钱字,足以将李琚和李林甫的脚步拦得无法前进。
两人沉默下来,继续开始参观格物院。
先后参观了格物院各大工坊后,才准备回城。
回城的路上,两人同样是选择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