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了,与塔身标准节上的匹配,踏步一致。”
“装反了劳资怎么上去?”
“狗日的。”
“安全销”,“下靴托板”。
检查挂在踏步上的下靴状托板安全销是否插好。
“一切Ok,启泵。”
轰隆隆,油泵轰鸣声。
油泵大哥看起来吊吊的。
让上部套架支撑块脱离踏步,启动油泵使油缸进油,开始顶升,整个套架所顶起部分支撑在挂着下靴状托板的踏步上。
当套架支撑块顶升至往上一个踏步时候,将支撑块挂到这个踏步上,“收油。”
套架支撑块下部分内侧,已经脱离踏步。
“然后我们左手一个慢动作,右手慢动作重播”,主打“重播”“重复”。
拔下下部靴状拖板安全销,并使托板脱离踏步,此时整个套架所顶起部分支撑在挂着上部套架支撑块的踏步上。
“给油给油。”
启动油泵使油缸回油,使下部靴状拖板上升一个踏步挂住,并插好安全销,油缸完成一个行程。
重复三个行程,套架可上升至一个标准节的距离。
扯了这么多,简单说下,就是一个“大铁框子”,一插一固定,搭积木一样,一节一节的增高。
这不塔吊就“长高了”。
然后赶紧固定。
将挂在引进梁上的标准节,推进套架,装配至塔身,开始安装销轴。
所有销轴安装完成,即完成了一节标准节的顶升,安装所需数量的标准节,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完成。
是不是文字“云里雾里”的,搞工程的“专家”,“叫兽”就是这样不会说话,一句话的事情,非要跟你扯一本书。
主打“赚钱”。
最后干嘛?
扫尾,打扫战场喽。
将起重钩换回;将电缆线分段固定在塔身标准节上,防止局部受力使电缆线断掉;检查顶升完成后的塔吊各部位是否达到要求。
“法”就是方法,刚才规范上面啰哩啰嗦的一大堆,就是方法,规程。
高空作业,要保持平衡,轮子别一头轻一头重,要翻车的。
不要挤压,不要回转,有侧重,就要调平。
一句话不要翻车。
“环”就是环境的意思,比如,大风,雷暴,雨雪天气啥的。
然后就是一些小细节。
有经验,你就做的好一些。不要夜间搞,看不清,所以一般顶升作业都是一大清早开始,基本上中午就能结束的。
人员呢,尽量不要更换。
天气预报提前看好。
带班的绝对不能换。
系统性操作,对讲机调试好,因为大家都要统一行动的,每个人都是螺丝钉,缺了谁都不行。
尽量不要拉夸。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老生常谈的话了。
不过,现在科技发达了,也不用那么原始了,跟“疯狂石头人”一样,“丢石头”打仗。
有摄像头啊。
无人机啊。
这不就可视化了。
Ai搭配上。
塔机吊钩可视化系统通过实时自动聚焦追踪吊钩运作画面。
啥都要跟上时代的。
省钱,省心,省力,省人。
有了这些,盲区啥的都不是事,以前要眼睛好,现在“数字化”,“可视化”,“语音化”了,统称“智能化”。
出错率一般来讲,就是越来越低了。以后搭配上Ai,还有“自动化”,那效率才叫“流弊”。
毕竟,科技“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