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他看来,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完美机会!
这个任务,完美契合他的所有能力。论对核心日志的熟悉程度,整个天枢没几个人比得上他。论数据整理和结构化分析,【逻辑奇点】更是无敌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这个任务的成果,将直接呈报给“首席技术官办公室”!
只要他能把这个任务完成得漂漂亮亮,甚至超出预期,那么,首席技术官的提名,还会远吗?
他毫不犹豫,伸出手指,在任务列表上重重一点。
“接取任务。”
当古一凡接取“核心日志深度整理”这个S级任务的系统通知,在开阳部门的公共频道里弹出时,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我没看错吧?那个审计司的古一凡,接了那个要命的任务?”
“一个人?整理从创建期到现在的核心日志?他疯了吗?这工作量,一个十人小组干一年都未必能搞定!”
“估计是想博眼球吧,年轻人,总想搞个大新闻。看着吧,不出三天,他就会灰溜溜地申请放弃任务。”
开阳部门的内部通讯频道里,各种议论纷纷。几乎没有人看好古一凡能完成这个任务。在他们看来,这就像是想用一把小勺子,舀干一片湖泊。
对于这些议论,古一凡置若罔闻。
他回到自己的工作间,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项浩大的工程之中。
海量的、与开阳相关的核心日志,如同决堤的洪水,涌入了他的处理终端。这些日志格式不一,记录方式五花八门,时间跨度更是长达数千年。早期的日志甚至是用已经淘汰的古老数据格式记录的,充满了乱码和信息断层。
普通人面对这些,恐怕连从何下手都不知道。
但古一凡却显得游刃有余。
【逻辑奇点】高速运转,一个清晰的“分阶段整理计划”在他脑海中瞬间成型。
第一阶段:清洗与格式化。
他没有急着去阅读日志内容,而是先编写了一套兼容性脚本。这套脚本,能够自动识别上百种不同的古老数据格式,将那些充满了乱码和错误的日志,进行“清洗”,并统一转换成现行的标准数据格式。
这个过程,就花了他整整两天时间。当最后一条日志被成功转换格式时,原本杂乱无章的数据仓库,变得整齐划一,为后续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仅仅是这一手,就足以让开阳那些资深的数据工程师们目瞪口呆。
第二阶段:时间分段与事件分类。
完成了数据清洗,古一凡开始对所有日志进行宏观层面的梳理。他以天枢历史上的几个重大事件为节点,将数千年的日志,精准地划分为了四个清晰的阶段:
一、“混沌纪元末期”的草创阶段:这个时期的日志,充满了对未知技术的探索和试错,记录了大量失败的实验和法则冲突。
二、“天枢创建初期”的奠基阶段:记录了开阳部门的正式成立,以及第一代技术法则框架的搭建过程。
三、“天枢发展期”的扩张阶段:伴随着天枢的扩张,开阳的技术开始爆炸式发展,日志中充满了各种新技术的研发报告和大型工程的建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