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只是一个后辈,对一段辉煌历史的好奇。
刘万山佝偻的背影,僵住了。
他没有立刻回答,也没有再往前走。
屋檐下的阴影笼罩着他,让人看不清他此刻的模样。
许久,他才转过半个身子,重新打量着李子明,那锐利的审视,似乎要穿透这个年轻人的皮囊,看进他的心里。
“你想知道?”
“想。”李子明的回答干脆利落。
空气仿佛凝固了。
张援朝紧张地看着两人,不敢出声。
刘万山干裂的嘴唇动了动,最终,他吐出一口浊气,那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尖锐,似乎被磨平了一些。
他的视线越过李子明的肩膀,望向远方,望向那个早已消失在城市发展中的工厂的方向。
“厉害在哪里?”
他喃喃地重复了一句,像是问自己,也像是在回答李子明。
“当年,为了把它请回来,我们几乎赌上了全厂的命。”
“那座窑炉,它不是叫八号线。”
刘万山的声音变得悠远而深沉,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我们都叫它,‘巨龙之心’。”
北郊,红砖筒子楼。
墙皮剥落,露出灰色的水泥内里,空气里浮动着老旧小区特有的,多种生活气息混合的味道。
李子明和张援朝站在一扇掉漆的木门前。
这里就是刘师傅的家。
张援朝抬手,叩响了门。
咚,咚,咚。
过了好一阵,门内才传来拖沓的脚步。门开了一条缝,一个中年女人探出头,满脸警惕。
“你们找谁?”
“请问,是刘卫国刘师傅家吗?”李子明递上一个客气的笑容。
女人上下打量着他们,特别是李子明,一身干净利落的穿着,与这里的环境格格不入。
“你们是干什么的?我爸不见外人。”
“我们……”
李子明刚要开口,旁边的张援朝往前站了一步,冲着门缝里喊:“嫂子,我是老机械厂的张援朝,跟老刘以前是一个系统的,来看看他。”
女人怔了一下,显然听过这个名字。她犹豫着,还是把门完全打开了。
“进来吧。他就在里头。”
屋子不大,两室一厅,但收拾得很整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沙发上,盯着电视里播放的戏曲节目,头也不回。
他就是刘师傅,曾经的红星玻璃厂第一把技术好手。
“老刘,看谁来了。”张援朝主动打招呼。
刘师傅这才缓缓转过头,浑浊的眼睛里没什么光彩,看到张援朝,也只是点了下头。“援朝啊,坐。”
他的目光扫过李子明,没有停留。
李子明也不在意。他将手里拎着的两瓶好酒,轻轻放在了茶几上。
不是什么天价名酒,却是市面上口碑极好的酱香型白酒,懂酒的人才知道它的价值。
“刘师傅,听说您好这口。晚辈李子明,特地来拜访您,想跟您讨教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