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全家人一起做砖块(1 / 2)

赵七握着火把的手微微颤抖,他看了一眼程之韵,又看了一眼顾文珏,见两人都神情凝重地盯着窑炉,他心一横,将火把猛地捅进了添柴口。

干燥的木柴和引火物“轰”地一下就着了。

火苗舔舐着黑色的果木精炭,发出噼里啪啦的轻响。

院子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林颂宜紧紧抱着两个孩子,连大气都不敢出。

“赵七,拉风箱。”程之韵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慢一点,匀速,不要停。”

“好嘞!”

赵七应了一声,立刻站到那巨大的牛皮风箱旁,握住拉杆,开始有节奏地一推一拉。

“呼……呼……”

风箱发出沉闷的喘息,一股强劲的气流顺着管道灌入窑炉底部。

只一瞬间,窑炉内的火苗就猛地向上窜起,从温顺的橘红色,变成了明亮的金黄色,整个窑炉都开始发出低沉的咆哮。

顾文珏蹲在观察口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里面的火光,他的脸被映得通红,神情专注到了极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窑炉的温度在风箱的加持下,攀升得极快。

“火色不对!”顾文珏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股急切,“温度上得太猛了!白得晃眼,砖坯会受不住的!”

赵七吓得手上一停。

林颂宜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

“别停!”程之韵断然喝道,“赵七,速度减慢一半!文珏,用湿泥,把进风口堵住三分之一!”

她的脑中,那本“建筑百科全书”关于烧窑的部分正疯狂闪烁,无数的数据和经验交织在一起。

升温过快,砖坯内外温差过大,会产生应力导致开裂,必须控制火候。

顾文珏没有丝毫犹豫,他完全是出于一个工匠对程之韵判断的本能信任。

他抓起一旁早就备好的湿泥,精准地糊在了进风口的管道上,不多不少,正好遮蔽了三分之一的入口。

风量瞬间减小。

窑炉内的咆哮声也随之减弱,那刺眼的白光火焰,渐渐回落,变成了稳定而醇厚的金黄色。

顾文珏死死盯着火焰,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稳住了。”

他抬起头,看向程之韵,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除了疲惫,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

烧窑的火候控制,全凭老师傅的口传心授和长年累月的经验。

什么时候加柴,什么时候鼓风,什么时候减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可程之韵,她就像是能看透这火焰的本质,每一个指令都下得恰到好处,精准得不像是凡人。

“继续保持。”程之韵的额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的精神高度集中,“这个阶段,我们要的是小火,让热力慢慢渗透到每一块砖坯的内部。”

“加炭,五块,从左边添。”

“赵七,加快三成速度,持续一刻钟。”

“大嫂,递水!”

顾文珏时而调整进风口的泥巴,时而用铁钩拨动炉内的炭火,确保热量均匀。

赵七已经完全成了个体力工具人,什么也不想,只是机械地重复着推拉风箱的动作,汗水湿透了衣背,手臂酸软得几乎要抬不起来,可他咬着牙,一声不吭。

林颂宜带着两个孩子,一会儿给赵七擦汗喂水,一会儿又紧张地看着窑炉,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不知在求哪路神仙保佑。

从深夜到黎明,小小的窑炉仿佛一头不知疲倦的怪兽,吞噬着一筐又一筐的果木精炭。

当东方的天空泛起一抹鱼肚白时,窑内的火焰已经变成了璀璨的亮白色,仿佛一轮小太阳。

“就是现在!”程之韵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沙哑的亢奋,“最后一步,冲火!把剩下的炭全部加进去!赵七,用你吃奶的力气拉风箱!”

顾文珏和赵七精神一振,将最后半筐炭一股脑地全倒了进去。

赵七更是发出野兽般的低吼,用尽全身的力气,疯狂地推拉着风箱拉杆。

风箱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怒吼。

窑炉内,火焰冲天而起,发出的光芒几乎让人无法直视,整个窑炉都在轻微地嗡鸣震颤,仿佛下一刻就要爆炸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