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只为风月情浓 > 第七十三章:落难的公主(下)

第七十三章:落难的公主(下)(1 / 2)

沈殷璎与成杞相视一笑,三人不约而同地拈诀御风而去,高调张扬得一点也不含糊。

……

好像确实认错人了。

那茶棚之中的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都选择了沉默。

这受了打击的几人瞬时像霜打了的茄子,一个个都蔫了下去。突然之间其中一人张口便说道:“好像刚才那女的比玉明要高出一截。”

这话一出,顿时这小小的茶棚之中便炸开了锅,立刻便有人接到:“岂止……依我看,刚才那女的比玉明要好看一些。”

“嗤……”话音刚落,几人之中便有人反驳道,“说什么呢。仔细一看还是玉明要好看一些,那一身的柔媚之气实在令人销魂不已。”

“哈哈哈哈……说的对,依我看,单单是相貌还是玉明更胜一筹,若非身处我们这小山村旮旯,只怕也该是名震一方的美人。”

“诶,你们说……”这说话的青年人突然压低声音,其他几个立刻将头低低地凑了过去,只听那人神神秘秘地说道,“这玉明会不会是哪个达官贵人府上的千金,被人偷拐出来的?”

这话一出,四人面面相觑,心中纷纷猜测到:这毓芳和玉明虽说是夫妇,但好似他们并未见二人生活的有多么幸福,且那玉明常常冷着一张脸,而那毓芳看起来也是武功高强……这么一想,四人不禁色变,纷纷为自己的猜测感到震惊。

“人呢?刚才在这里的几个人呢?”

“啊……”那低声私语的四人被身后突然传来的一道女声吓得发出一阵惊叫,回头一看只见身后那人正是他们适才谈论的对象——玉明。

但见玉明穿着一声素白纱衣,身上戴着一顶暖黄色斗篷站在茶棚之外,眉宇之间颇有不满。

那几人见此,一顿心虚却又不禁为玉明感到一阵惋惜,为首的人开口便问道:“玉姑娘来此,可是要尝尝新上的茶水?”

玉明顺着声音看了过去,眉头的青筋微微跳动,撇了撇嘴,言道:“适才在这里你们可曾见到一个跟我长得相似的女子。”

半柱香以前,她路过村头便听到一男子在与旁人谈论说她跟其他男子在这茶棚之中吃茶,她心中疑惑,正想上前责骂这人一番,却听到那人说他看到的似乎要比自己高了半个脑袋,她微微一愣,稍加思索便明白了那人定然是她那多年不曾见面害的她流落天涯的“好妹妹”玉寅。

思及此处,玉明心中的怒火便熊熊燃烧起来,拳头微微握紧,玉明转了个方向便朝着那茶棚之处疾步而去。

可她到底还是来晚了几步,等她到茶棚之外时已经人走茶凉了,哪里还能看见成杞的影子。

“见过,适才这里确实有一个跟玉姑娘你长得极为相似的女子,我们兄弟几人还差点认错了人。”

说这话时,这几人脸不红心不跳,一点也没刚才正是他几人认错人还十分轻佻的对待成杞的自觉。

“此人现在何处?”玉明捏紧了衣袖,神色也变得紧张起来,要知道这可是她第一次这么迫切地想要见到成杞。

这问题倒是把这四人难到了,他兄弟四人与别人不过聊聊数句的交谈……咳,连交谈都谈不上。

又岂会知道别人家住何方,现去何处?

突然,那人脑中闪过一句话,张口便兴奋说道:“适才听他们说要回东海。”

东海?

难不成刚才的那几人是龙宫里来的?不得不说这几人确实是臭味相投,此种猜测纷纷乍现于几人的脑海之中。一阵激灵后,便将其抛诸脑后,自我安慰道:不可能。

东海?

那是何处?玉明在心中一番思虑后,发现她对于这个地方陌生至极,心中当下便十分不悦起来。

那一年逃婚,是她提议在先,可毕竟年少无知没考虑到后果,等她尝遍了人间的苦楚打算回去时,才知玉寅在代她出嫁的路上逃婚,挑起了两国战争,程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程王和临明子为此先后命丧黄泉。而她也就成了程国的众矢之的,因而她根本回不了王宫。

与毓芳商议一番,她二人决心回到子桐山,却未料到子桐山已今非昔比。从前对玉寅态度不好也就罢了,如今对她更是人人喊打,众师兄找不到玉寅,皆把一身怒气撒到她身上。

玉明自幼身在宫中,哪里受过这种气,自那一顿受气后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子桐山,心中对于成杞的怨恨越发加深了。

自那日起,毓芳为了玉明也彻底与子桐山决裂了,他自恨是他带走了玉明给子桐山带来了灾难,因此在临明子坟前自毁了一半修为,算是对自己的一点惩罚。

这二人远离了子桐山,来到此处安居,因自通法术,所以日子过得虽大不如从前,但好在也能够丰衣足食,比寻常人不知好了多少倍。

在毓芳的劝慰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之下,玉明以为这日子也就这样过下去了,可谁知今日竟听说了玉寅的消息。

听那人说还穿戴的十分华美。仅这一句便燃起了她心中的熊熊怒火。玉寅怎么能过得比她好呢,当初玉寅逃婚她一度以为此人已经死在了军队的铁蹄之下,再不济没了王宫没了子桐山她也只能流落街头最多凭借着一点姿色堕落烟花巷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