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延,你来说说,这奏折上所说,可有什么要补充的?”
梁正延正是当年随陵阳王一起去到吴江城、又一起回京的工部尚书,此时正满头大汗的跪在地上,神色慌乱。
“老臣冤枉啊!皇上!陵阳王昏庸无道,置百姓于不顾,老臣一力劝谏却实在无能为力啊!”
太子闻言冷笑一声,轻描淡写道:“可是,一力劝谏的臣子都死在了吴江城,梁大人是怎么活着回来的呢?嗯?”
皇帝面色不喜不怒:“梁大人是如何逃过一劫的?说出来让诸位爱卿也都听听,万一有朝一日就用得上了,还能救自己一命。”
“这……老臣……”
“梁大人,孤亲自查证,人证物证正候在殿外。”太子意有所指,“梁大人还要执迷不悟吗?”
梁正延顿时痛哭流涕:“臣罪该万死啊皇上!可老臣实在是没有办法,陵阳王当年用臣的家人威胁臣,臣的大儿子当时才两岁啊!”
皇帝冷眼看着他表演,并不出声,直到他自觉尴尬哭嚎不下去,声音渐歇,皇帝这才开口:“梁爱卿打的好算盘。”
“臣不敢……”
可不是好算盘吗?无论是否有良心的谴责,也要先牢记自己是被迫的,被迫接受冯远亮的贿赂,被迫接受陵阳王的拉拢,被迫收了一大笔银子。转过头被暴露了也有了理由,而若是不曾暴露,也能心安理得的享受自己“被迫”牺牲换来的财物。
退一步讲,当时拒绝上船的官员都被处理了,没有人不怕死,他当时假意接受,回京之后大可以上奏先帝,若是害怕先帝荒唐到为陵阳王遮掩此事,也大可以偷偷去找风评向来不错的太子。哪怕谁的势力都不沾边,去市井中散布消息呢。届时人人都在讨论这件事,必然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如此丧尽天良之事,只要还有良心尚存,便不可能不为此事发声、为数十万遭灾百姓鸣不平!
“朕给过你最后一次机会了。”皇帝叹息一声。这个工部尚书在位几十年,也的确为大雍做了不少事,他若是能看见折子之后坦白从宽,他本打算给他一条生路。
梁正延瞪大眼睛,听出了话外音,连忙膝行几步磕头求饶:“皇上!皇上、臣知罪!臣知罪了!”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早早得了命令等在一边的龙隐卫将人带了下去。不单是梁正延,还有其他几个当年参与其中的。
“诸位爱卿,引以为戒啊!看看你们头顶上的乌纱帽,它给你权利,也给你责任和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