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从无到有(1 / 2)

第357章 从无到有

为减轻北伐军主力的后勤压力,也为了占领天津后能有更广阔的战略空间,不致占领天津城后被清军牵制在天津孤城。

除却派兵留守已经占领的静海县之外,韦昌辉还派遣春官副丞相吉文元往西北方向的武清、东安二县进军。

试图拿下武清、东安二县,以便天气转暖之后,直接挥师燕京妖穴。

听这报信西殿牌面的说话的语气,似乎武清、东安两县的战况不是很理想。

“吉丞相怎么了”

林凤祥闻言不等这名报信的西殿牌面把话说完,紧紧地抓着这名西殿牌面的肩膀追问道。

吉文元是很早就加入上帝会的老兄弟,为西殿悍将,林凤祥的左膀右臂。

林凤祥内心忐忑不安,祈求天父天兄保佑,吉文元不要出什么岔子。

“吉丞相为清妖大炮所伤,未能拿下武清县城,吉丞相他只能收拢四千圣兵,坚守运河旁的杨村务、北仓。”那西殿牌面喘匀了气后说道。

得知吉文元没有死,只是负伤,林凤祥长舒了一口气,旋即问起其他将领的情况:“其余诸将可无碍”

“朱检点为掩护大部队殿后,至今仍无消息,下落不明。”报信的西殿牌面一五一十地汇报说道。

跟随吉文元一起作战的朱姓检点只有一位,那便是朱锡琨。

朱锡琨在太平军中的人缘一般,对于朱锡琨的安危,林凤祥没有对吉文元那么上心。

“辅王,让我带些兄弟,再打一次武清和东安。”林凤祥转身看向韦昌辉,主动请缨道。

“如果能拿下武清和东安两县县城,天津也会更安全些,在天津的兄弟们也能好好休整,尽早恢复元气,为来年开春攻打燕京做准备。”

此前北伐军虽偶尔也会遭遇到小挫。

可武清一战折损两千人,其中相当比例的广西、湖南老兄弟,这已经不算是小挫了。

目下北伐军士气本就低迷,如若不能迅速以一场胜利扫清失败的阴霾,武清一战失利产生的负面影响,难免会在天津主力中滋蔓开来,这对日后攻打燕京很不利。

再者,攻下武清、东安两县县城本就是作战计划中的一环。

“也好,由林丞相统兵攻打武清、东安,何愁武清、东安不下。”韦昌辉也担心吉文元武清新败,麾下四千残兵剩勇未必挡得住京师方向的清军主力。

韦昌辉之前一直把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留在身边是为了保证能够顺利拿下天津。

尽管林凤祥、李开芳等人与韦昌辉不同处一殿,可韦昌辉也不得不承认,西殿的将领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要比他辅殿强上一截。

辅殿之中似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这等能够挑大梁的主将,韦昌辉思来想去暂时还只能挑出个韦志俊来。

既然现在天津城已经拿了想下来,六七万北伐军将士有了栖身之所,军粮问题也暂时勉强得到了缓解。

派林凤祥去攻打武清、东安两县的县城也无伤大雅。

比之吉文元,韦昌辉对林凤祥也更有信心,林凤祥无论什么战都能打,逢战必胜,鲜有败绩。

挫败吉文元攻打武清县县城之后,僧格林沁、胜保、会同刚刚从天津城内突围出来不久的西凌阿等人顿兵于距离武清、东安两县县城不远的郎坊(并非笔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京奉铁路修建并在当地设站之后,郎房、郎坊、廊房、廊坊等叫法长期混用,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渐正式定名为廊坊。)

虽说僧格林沁、胜保二人的马队连同顺天府、天津府两府的团练在武清击败了吉文元所部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的太平军。

两人罕见地在大半年来的交手中首次正面击败了吉文元这位劲敌,取得了毙俘长毛两千的辉煌战果。

且其中半数长毛还是货真价实的广西老贼与湖南老贼,可僧格林沁、胜保并没有多高兴。

僧格林沁、胜保本以为清军在衣食饱暖的情况下,可以较为轻松地击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精疲力竭的长毛偏师。

毕竟入冬以来,这支北窜的长毛大军与其说是军队,倒不如是一支叫子队伍。

岂料这支叫子队伍在缺衣少食,挨饿受冻的情况下,还是迸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有蒙古马队、吉林马队压阵的清军为了击败吉文元所部的太平军,还是付出了折损一千七百余人的代价。

其中蒙古马队、吉林马队合计折损四百余人,剩下的一千三百余人,为直隶绿营和本地民团。

直隶绿营和本地民团折损多少人僧格林沁和胜保都不是很在乎。

他们二人更在乎的是蒙古马队、吉林马队的损失。

蒙古马队、吉林马队、黑龙江马队是清廷北方为数不多能够野战机动的兵马,亦是僧格林沁、胜保、西凌阿等人同北伐太平军作战周旋的本钱。

若无蒙吉黑马队压阵,单靠直隶的绿营民团,恐怕清军连像样的野战都很难组织起来。

经武清一役,僧格林沁、讷尔经额、胜保、西凌阿等人经过计议,暂时收起了正面决战击败北窜长毛的想法。

决定还是采取原来以守代攻,长期袭扰围困的那套战术更为稳妥,蒙吉黑马队的损失也能更小些。

计议毕,胜保回到了郎坊的清军大营里。

胜保坐在军帐中,仔细翻阅着刚送来的俘虏名册,当看到伪检点朱锡琨六个字时,他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检点可是长毛中的高官!

在如何处置太平军俘虏的问题上,胜保同僧格林沁、西凌阿有着很大不同。

僧格林沁、西凌阿主张除恶务尽,斩草除根,被他们两人,尤其是被僧格林沁的俘虏的太平军将士。

无论是南方的太平军老卒还是到了北方才裹带的新卒,只有死路一条,连顿断头饭都不给。

胜保则喜欢招降纳叛,希望收骁勇善战的长毛兵为己所用,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瓦解太平军的效果。

退一步来讲,长毛也比绿营团练更能打,招抚长毛在胜保看来是很划算的事情。

自在吉林马队在皖北作战以来,胜保就开始着手招降太平军俘虏。

奈何清军在皖北、河南、陕西同太平军作战时,所俘虏的太平军多为后方负责运输辎重新卒甚至是民夫,亦无有分量的太平军将领被胜保许下的高官厚禄打动,降于胜保。

胜保招抚的成果收效甚微。

武清一战中清军俘虏了六百长毛老贼,胜保大喜过望,对此事很重视,甚至不惜得罪僧格林沁,将原本属于僧格林沁的四百长毛老贼给保了下来。

经过对新老长毛俘虏的审讯,得知这批长毛老贼俘虏中居然还有检点这等高级将领,胜保脸上的笑容比秋日里绽放的菊还要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