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我要当大官 > 第201章 张则士回乡

第201章 张则士回乡(1 / 2)

第201章 张则士回乡

吃完了冰豆沙,安昕沿著洛河河畔,吹著河面上徐徐而来的晚风,漫步在金银外滩。

因为这里明亮的灯光吸引了大量的人群,也自然聚集了不少的商贩在路边做些小生意,这些商贩又吸引了不少人来逛街购物,一条夜市也就隨之產生了。

龙山知县在这里安排了捕快和军警巡逻维持秩序,再加上安昕在东阳府期间组织过的严打,影响力还未消退,一路走来治安还算可以。

虽然小偷小摸不可避免,但没有发现真正的恶势力。

正走著,万泽文发现老爷在一个小食摊前驻足。路灯底下,蚊虫围绕著汽灯飞舞碰撞,小摊近两米的长桌后面,男人双手持刀,快速的在树桩砧板上”

“的剁著滷好的猪肉,剁碎以后掺著少量酸萝下丁,又拿过一个在铁板上炕著的火烧,用刀从中间剖开,將滷肉填入,隨手用旁边的废报纸一包,递给了摊前一个流著涎水的大馋丫头。

万泽文也跟著凑到了摊前,站在这里就能嗅到锅里浓郁的肉香味。

“这肉饼叫什么”

安昕看出这和肉夹饃的做法几乎一样,但不知道在这里应该叫它什么。

“夹肉饃,额家乡的特色呢!”

男人的话带著一些口音,但也在尽力贴近东阳这边的方言,让安昕勉强能够听懂。

这个时候,胥吏、商人、士子、士绅、官员等社会精英,是有著自己的一套语言、文字逻辑的。

以京城话为主的“官话”,以“文言文”为主的文字,是这个幅员辽阔的帝国精英交流的纽带桥樑,但落到百姓身上,就以方言为主了,尤其是江南地区方言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调,离家百里交流都会变得分外困难。

“多少钱一个”

安昕又问道。

“客官,十五文一个。”

摊主一边利落的剁著滷肉,一边和安昕说道:“买一个吧,香滴很!”

“这价格不便宜呀。”

安昕看著他摊位前等待的两三个人,说道:“这个价格再低一点,岂不是能吸引更多客人”

十五文一个,这个价格几乎相当於安昕刚来东阳府的时候,码头苦力大半天的体力劳动所得了。

那个时候,一个苦力辛苦扛包半天,也就是三十文左右的收入。

即便是现在,隨著东阳府梦龙湖区的工厂不断扩张,大大小小的民间资本开始投资纺织厂、窑厂、水泥厂等,吸引了大量人员就业,促使东阳府的平均薪资不断提升,码头苦力如今的收入也翻了两倍有余,但这样一个肉夹饃对於他们来说,依然是非常奢侈的。

况且,刚刚涌入东阳府还没有落脚的人,则生活更加困苦,大量人员只能在府城周围,官府专门规划出来的一片区域搭建茅屋度日。

好在东阳发展非常迅猛,各地的资源又如流水一般,爭先恐后的往东阳府蜂拥而来,各行各业扩张周期內,工作不难找,买点米养活自己不难,但想要天天吃肉就属於异想天开了。

摊主听了安昕的话,却不由露出苦笑道:“东阳居,大不易,光是房价一米见方就要五两四钱银子,额辛苦几个月下来,一算收入还赶不上这几个月房价上涨的速度。

而且成本也高,香料、肉、面都要钱,还有在这里摆摊要给衙门缴费的。

再说了,这里就额自己卖夹肉饃,买的人太多的话,额也做不过来。”

安昕闻言笑道:“你家生意是不错。”

在他看来,东阳府的房价虽高,但在一开始的高额標价以后,便是属於市场行为了,毕竟人多房少,虽然建设局一直在盖房子,但涌入的人越来越多,有钱人也有不少,以前以北渡的南方人为主,现在则以皖州省、河南省那边的人为主,来的很多都是有钱的財主,房价自然也就被炒高了。

这些钱,是进了建设局的口袋,也就相当於是进入了安昕的口袋的。再通过发放薪资、银行贷款等形式,继续放入市场,便是又一轮环流,是推动东阳府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助推器。

安昕看了一下自己身边的人:“来六个肉夹饃吧。多的,就不用找了。

他伸手掏了一下口袋,实际却是从壶天空间里取出了一张“当一百文”的纸幣投进了桌上的钱盒里。

男人却將票证取了出来,放在汽灯下看了一眼才收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真诚道:“多谢先生照顾了!”

“还有人用假钱”

安昕见他检验的动作,开口问道。

“有的,昨天的时候就有人用假钱糊弄额,但那人画的太假了,额一眼就瞧出来了。

不过,额听说前边儿那个炸油条的,因为不在路灯底下,黑乎乎的被人用假钱骗了,还傻乎的给人找钱。”

男人也是个健谈的。

“遇见这样的,直接报官就行,现在官府对使假幣的人严打,与盗窃同罪!

制假造假的,罪责更重!”

安昕说完,又问道:“我听你的口音,应该是山西来的,来这边多久了可有地方住了”

“快半年嘞,就在西城门外的难民区住著呢,官府提供的材料,额自己找人盖得茅屋,一家五口勉强住著。

还是东阳府好啊,额一个人出来找了这个活计,一家人都能吃饱。

这要是在山西,额一家早饿死了!

东阳人运气好,遇到安部堂这样的好官,额山西要是也出一个安部堂那样的好官就好了,额一家子也不用逃难到东阳府来男人一说起来,话匣子就收不住了。

“那还可以了,一个人能养活一大家子。”

安昕点了点头。

“还是有点难得,额家大儿十五岁正是能吃的时候,每天光吃地瓜也不是个事儿,有时候也得吃点米麵。

额听说安国军待遇好,不但天天能吃肉,还给安家费。如果秋后徵兵,额就让大几去参军,也能博一份前程。

客官,您的夹肉饃好了!”

男人说著,熟练的展开几张旧报纸。

“不用,自己拿就好,就不浪费你的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