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随性论天下(2 / 2)

琴音戛然而止。

张琳琅这才恢复神智,急忙用衣袖拭去泪水,轻轻叹息。

宁浮萍没想到张琳琅如此轻易就被琴音左右,见他伤怀流泪,却原来也是个多情的人。她轻声道:“刚才妾身弹的这首曲子名为《悲乱世》,不知张侍读听过没有?”

“好一曲《悲乱世》!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张琳琅信口窃了古人的名句,整段诗词他记不住,只想起这两句一知半解觉得还像那么个意思。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宁浮萍细细玩味,这位张侍读果然是个才子,短短十个字竟然道尽此曲精髓。她看似借题发挥,不经意地问道:“苍生无罪,有何良法可以救民于水火,脱离战乱之苦呢?”

张琳琅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宁浮萍的试探,随口说道:“如果这世上只有一个国家,纷争就会少许多了。”张琳琅没什么真才实学,但是偶尔提出一些人们总结了千年的经验教训,还是绰绰有余。

倘若张琳琅知道宁浮萍在英王府里的真实地位,知道宁浮萍的抱负理想,绝对不会随性乱说。现在她只当宁浮萍是个普通的女官,两人聊些琴曲的感受谈天说地而已。

宁浮萍听了张琳琅的回答眼睛一亮,继续问道:“张侍读认为天下一统是好事?可是这必然会经历杀伐,百姓流离失所。”

张琳琅凭着那点半吊子历史理论说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目前而言,一统是趋势啊。长痛不如短痛,与其放任各国纷争,战祸不断,不如出现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灭掉他国一举平定天下,长治久安。”

“那张侍读认为这样的国家会出现么?”

张琳琅心想我又不是神仙,怎么会知道。到现在她还没弄清楚这个世界有多少个国家,怎敢胡乱猜测?所以笑而不答,反问:“萍姨以为如何?”

张琳琅这原本是推托借口,奈何宁浮萍有英王介绍先入为主,把这位张侍读想得太高明了,以为这是故意在考她。

于是宁浮萍微微一笑道:“小国不论,如果真能出现一统的国家,必然是大国。大国人口多,地大物博,可以支持更长久的战争。观今之天下,五大国各有所长,似乎很难分辨优劣。

就连我华国收复南国都要处心积虑经营这么多年才发兵,也未必有全盘胜算,若真的征战四方,一统天下岂非难如登天?”

张琳琅对征战天下没什么兴趣,觉得话题从琴曲开始越跑越偏,只好想办法就此打住,于是借用算命先生们常说的那套模糊理论感慨道:“大势所趋,顺应天命,万事不可操之过急。天下不是帝王家的玩物,百姓根本不在乎谁当政,只求安稳生活而已。所以是分是合出发点只要是以民为本,为民谋福,定然能获得拥护。得天下者必是民心所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