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猴子看破(4.3k)
却说猴子上天请得托塔天王父子下界,本指望一物降一物,那照妖镜既名“照妖”,自是妖魔克星,纵不能定住元神,亦当照出本相。
岂料临阵对敌,镜光所及,竟照不出两小魔头根底,亦未能定其分毫。
清风见了猴子,祭起袍子,猴子恐再遭困厄,急纵筋斗云遁走,因走得急,走得快,那照妖镜此刻还在他手上,来不及归还李靖。
猴子看著手中的照妖镜,十分恼火道:“呸!甚么劳什子照妖镜,中看不中用!依俺老孙看,
莫若改唤『作妖镜”倒也贴切。”
言罢,作势欲掷,然猴子虽然恼火,却也只是做个样子,不曾真將镜子拋下,只转手掖在腰间丝絛之下,逕往万寿山五庄观而来,心下暗:“这李靖父子俱是惫懒货色,一个慢散,一个怠工,真箇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倒不如俺那青阳老弟果决爽利,还是自家兄弟更踏实!”
说这话时,思及前番李修安以宝鑑降服红孩儿之利索,又不免暗骂:“托塔天王老大不济事!
若换作俺兄弟,岂容那两个小孽障逞能!”
猴子一路絮絮叻叻,驾云疾行。须臾间,果见万寿山嵯峨聂立,但见:松坡冷淡,竹径清幽。
往来白鹤送浮云,上下猿猴时献果。那门前池宽树影长,石裂苔破。宫殿森罗紫极高,楼台縹緲丹霞墮。真箇是福地灵区,逢莱云洞。清虚人事少,寂静道心生。青鸟每传土母信,紫鸞常寄老君经。看不尽那巍巍道德之风,果然漠漠神仙之宅。
猴子见了山了,心中欣喜,按落云头。
早有五庄观弟子瞧见,个个心惊,彼等皆知清风、明月正在歷练考验唐僧师徒,忽见猴子至此,只道是寻著跟脚,前来问罪。
观內弟子大惊,灵鹤讶然道:“大圣此来,莫不是窥破玄机,兴师问罪”
眾人面面相,內有长师兄强自镇定道:“莫慌!且先看他如何分说。”
猴子逕往观来,见眾人面色惶惶,不由笑道:“尔等慌甚俺老孙又不是来偷人参果的,不过寻青阳老弟敘旧,兼代故人致谢。”
猴子记性向来极好,犹记龙母所託,欲谢李修安前情。
这会其他弟子亦迎了上来,灵鹤看著猴子却是不信,试探道:“大圣果真只是敘旧不保唐僧西行了”
猴子果然拉下脸来,抓了抓猴腮道:“常言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敘旧是真,求助亦是真。不瞒你们,俺老孙师徒过车迟国,过双子河,遇一座二连山,山后两个小魔头端的狡点!观其手段、
法宝皆玄门正宗路数,却查不出跟脚,特来求老弟相助。”
“青阳老弟现在何处也烦请通报一声,就说兄弟有事求他。”
观內眾弟子闻言恍然,心下暗道:“果不其然!”
然眾弟子皆支吾难言,岂止李修安不在观中,连镇元大仙亦早间出门去了。
见一眾弟子依旧愣在原地,好似淋雨的蛤,猴子疑道:“怎得青阳老弟不在”
灵鹤反应过来,頜首道:“不瞒大圣,好巧不巧,师弟外出尚未归来哩。”
猴子闻言颇为失望,问道:“可知去向几时迴转”
灵鹤心虚,不敢回答前一个问题,只是摇头道:“未曾说何时归来。”
闻此,猴子急得抓耳挠腮,復问道:“既如此,令师镇元子何在他必知端的!说不得他知道俺老弟去了哪里俺也好去寻他矣。”
观內弟子一阵心虚:“家师亦早出,言三日方回。”
猴子听此好不失望,念念道:“怎得都这般不巧南海菩萨不在便罢,自家老弟和他师父亦不在”
念及此,嘆一口气,暗思:“莫非只得往雷音寺求如来教他开慧眼照观四洲,指条明路”
现若不是没法子,猴子並不愿上雷音,盖因若是別的甚么凶狠魔头倒还罢了,偏偏只是两个大头娃娃怪,那如来及罗汉闻此,怕不是要笑话自己。
猴子作礼辞別:“既如此,俺老孙別处想办法去。”
观內眾弟子齐齐頜首,如蒙大赦,齐齐舒气。
不料猴子火眼金晴甚是毒辣,早得眾人神色有异,跃上云头忽生疑竇:“他们不似防贼,倒似做贼心虚!莫不是还记恨推倒人参果树旧怨,故意搪塞”思及此,恼羞成怒,暗骂:“好个小家子气的牛鼻子!真乃三寸货也。”
猴子前番吃了亏,本就恼火,这会更是气上加气,遂又调头径返五庄观,观內眾弟子哪里会想到猴子竟然径返,皆鬆了口气,齐道:“终於將他打发走了耶!”
猴子不仅眼光毒辣,耳朵又向来灵敏,此恰被猴子听到,愈发觉得自己方才所想不差,遂跳下云头,喝道:“好个气短的牛鼻子!尔等这般也配做青阳老弟的师兄”
观內眾弟子闻言大惊失色,一时慌张不已。
这回猴子端的气恼,不顾劝阻,径返观里,自个儿寻老弟去。
然观內里外寻了一遍,唤了不知多少声青阳老弟,哪里见得半点身影,这会反教猴子愈发疑惑。
灵鹤等人急赔礼道:“大圣明鑑,家师与师弟实不在观中,方才失礼,万望海涵。且请上座用茶。”
猴子疑道:“既说的是实话,尔等心虚甚么还说甚將俺打发走了耶。”
观內眾弟子一时窘迫,竟无言以对,皆哑口无言。
这般情状,愈显古怪。猴子定晴细看,忽觉观內少了两副面孔一一正是清风、明月!若是他人倒也罢了,这两个童儿他岂能忘怀方才只是一时未悟耳。
猴子火眼金晴直眨,脑筋急转,喃喃自语道:“清风...明月...风灵大王...月隱大王...太乙玄门.”
又忆起二魔专与八戒为难,猛地顿足:“呀!有风有月,又是玄门根脚!非是天神,非老君门下,莫非竟是镇元子家的清风、明月,拿了家师宝贝,在山中作怪莫还记恨前事,特地刁难八戒”
猴子越想越真,结合眾人神態,顿觉八九不离十。
猴子恍然道:“是了是了!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那两个小魔头牙尖嘴利,
不是他两个是谁”
念及此,猴子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高叫道:“原来是你们两个娃娃,真箇是造化,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