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误打误撞(4k)(1 / 2)

第160章 误打误撞(5.4k)

却说猴子辞別老君,转身离去,须臾,便直至南天门外,广目天王当面迎著长揖道:“大圣何往”

猴子道:“有事要见玉帝。”

说未了,又见马、赵、温、关四大元帅作礼道:“大圣,失迎。请待茶。”

猴子道:“有事哩,下回再说。”

遂辞了广自並四元帅,逕入南天门里。

直至凌霄殿外,果又见张道陵、葛仙翁、许旌阳、丘弘济四天师並南斗六司、北斗七元都在殿前迎著行者,一齐起手道:“大圣如何到此”又问:“保唐僧之功完否”

猴子道:“早哩!早哩!路遥魔广,还不到一半之功。今径过那连襟山,遇到两个铁头铜头怪,端的是精细狡诈,手中又有两件宝贝,偏偏嘴巴又甚严,纵使盗了宝,又不得咒语,他使的手段神通皆是太乙正道,宝贝又这般厉害,定是天上来的,俺老孙此来寻寻玉帝,问他个钳束不严。”

许旌阳笑道:“这猴头还是这般放刁!”

猴子道:“不是放刁,俺老孙一生心直,须寻著根由方休。”

张道陵道:“不消多说,只与他传报便了。”

猴子道:“多谢!多谢!”

当时四天师即进殿传奏玉帝,玉帝闻奏,太白金星沉吟道:“依大圣所言,莫非是镇元子二位高徒前番曾来天庭与陛下打过照面。”

玉帝恍然道:“想必是了。既如此,可告知那猴头,非是天庭神將,教他別处去问。”

太白金星奏道:“这猴子素来刁钻,恐不肯干休。不如宣他进来,陪他查勘一番,见无天上之人,自然无话。”玉帝准奏,即传行者进殿。

猴子进了宝殿,朝上唱个大喏道:“玉帝老儿,累你,累你,俺老孙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一路凶多吉少,也不消多说,竟遇到两个小魔头.....:”遂將前事细细陈奏。

玉帝闻之,抚须笑而不语。

猴子道:“这两怪疑是上天凶星,思凡下界。为此特来启奏,伏乞天尊垂慈洞鉴,降旨查勘区星,发兵收剿妖魔,老孙不胜惶恐之至!”

玉帝心下瞭然,爽快准奏,即命可韩丈人真君领旨,查验诸天星斗、各宿神王,並无思凡下界者。

玉帝笑道:“你这猴头!上界並无神人下凡,可往他处寻访。”

猴子闻此急得抓耳挠腮,心下纳闷。两旁仙卿皆笑而不语。

猴子暗疑道:“怪事,怪事矣,这两娃娃怪一身清气,必定为妖不久,修的是玄门大道,使的又是玄门之宝,偏又这般知晓俺老孙的根底,不是老君弟子,非天上凶星,却是哪里来的”

玉帝见猴子跨曙,又笑道:“你这猴头,既查非天庭之责,怎还赖著不走”

猴子又暗思:“虽然这天上將不如老孙者多,胜似老孙者少,然常言道:此一时,彼一时也;

又有俗语:一物降一物。”

念及此,又朝上唱喏道:“老官儿,俺老孙既来了,烦请遣十万天兵,与俺下界擒魔。”

玉帝笑道:“你这猴头也忒放刁,岂可这般信口开河!取经磨礪本是汝职,若真答应了你,往后你这猴子一遇些挫折,便想著上天动輒欲调遣十万天兵天將,如此却不是被你十分缠帐太过胡闹也。”

若是寻常,玉帝即便调些天將助猴一臂之力亦未不可,然既心知肚明乃是镇元子的徒弟,玉帝自是不肯。

猴子急道:“这会不同以往,却是有些难处,俺老孙方才只是说个顽笑罢了,乞请天尊垂慈,

亦不多求,只著俺老孙两员大將即可。”

猴子求人求丹其实大有讲究,往往先往多了大了说去,对方定是不肯,如此再提少的小的,对方便没有那么难以接受矣。

果然,玉帝道:“欲遣何人”

猴子心下已有计较,遂道:“俺老孙也不叫他人,恳求陛下著托塔李天王以及三太子哪吒,隨俺下界擒妖即可。”

玉帝又抚须问道:“李爱卿,你意下如何”

托塔李天王心道:“这猴子確也放刁难缠,既点名叫吾父子相助,若是一味推脱,这猴定然缠噗不休,也罢,且隨他下界一趟,见机行事。”

想到此,托塔李天王上前唱了个喏道:“蒙大圣这般看重吾父子,岂有不从之理。”

玉帝頜首:“好,既如此,准奏。”

猴子欢喜谢恩,急拉李靖父子出殿。临行叮嘱:“闻天王有照妖镜,乞借一用。”

李靖頜首,取镜同行。三人出南天门,径至翠绿山上空。

此番猴子点名李天王与哪吒,乃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盖因他知李天王有一面照妖镜,不仅能定妖魔元神,还能照出本像,猴子想的是待將那两小魔头引出来,再使照妖镜定住他二人元神,如此必能降服妖怪,救出师父师弟。

退万步而言,即便一时失手未能定他二人元神,將其二人本像照出也是好的,也好教老孙一窥他二人底细。

平心而论,此刻的猴子对他二人的跟脚当真好奇得甚呢。

猴子不禁为自己的机智沾沾自喜。

云头上,李天王问道:“大圣要我等如何相助”

猴子见其宝塔金光艷艷,笑道:“这两怪虽有些武艺,却並无甚大神通,全仗宝贝,不如借塔一用”

闻此,一旁的哪吒却露出期待的表情,暗中更是摩拳擦掌。

李天王听了,脸色一变,却將宝塔往怀里揣了揣,惊道:“大圣,此塔可借不得你也,这不是寻常降妖镇魔的塔,乃是一座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正是西天如来佛祖赐予吾,专为小儿哪吒,可不能隨意借人,更不可有丝毫闪失。”

猴子嘻嘻笑道:“晓得,晓得,俺老孙晓得,但看你一脸肃容,不过与你开个顽笑罢了。”

原来猴子素知他父子宿怨,若无此塔,哪吒恐生异心。

哪吒闻言,果露失望之色。

李靖嗔道:“这等时节还有心说笑,莫不救你师父了”

猴子嘻嘻道:“李天王,莫恼,莫恼!”

“俺老孙心中早有计较,且请三太子叫阵,老孙压阵,待交战时节,天王用镜定住妖怪便了。”

李靖应诺,即命哪吒前去叫阵。哪吒降云头至洞前喝道:“妖怪,速速出来与我一战!”

正所谓,一嘴不能说二话,一笔不能抒二事,话分两头。

却说洞中清风明月正懊恼被猴子走脱,眾妖却著要吃唐僧。

与清风、明月二人不同的是,妖怪们虽惧怕猴子,然对猴子本身並不太上心,一切只为能安心吃唐僧肉罢了。

豺狼精颇为急功近利道:“两位大王,依属下拙见,不必再管那猴子了,儘管吃那唐僧便是,

即便真泄了精气,效用大减,也好过没有,小的们,你们说是也不是”

眾妖齐齐附和:“正是,正是,看得著,摸得著,断没有吃不著的道理,吃他娘便是!”

黑蛇精、斑羚精亦深以为然,並无二话,在他二人看来,总不能白忙活一场,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清风、明月自是不肯的,然他二人稚气未脱,这番好似街头打架输掉的孩童,急於欲再找回场子,故又皆咽不下这口气。

李修安化作的鯪鲤精却是暗嘆了口气,在败不馁、面对挫折这方面,他二人的心性比猴兄弟差远了。

此时唐僧已浸泡了一天,妖怪们爭吵著欲即刻將唐僧蒸吃了。

听此爭闹,清风、明月愈加心烦意燥,明月高叫道:“列位兄弟,小的们!休再爭吵!吾不过是一时大意,被猴子蒙蔽,他又有何本事能胜得了吾兄弟二人这唐僧还在,那猴子定然不会罢休,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你等看守洞府仔细些,下次再將他捉住,绝不再叫他走脱便是!”

眾妖方才息了叫。

却在这时,把门小妖急进洞通报:“二位大王,祸事了!又有人在外叫战哩。”

清风明月精神陡振,各持兵器道:“必是那猴头再来!”

然通报小妖却摇头,回稟道:“二位大王,这回来的不是那毛脸雷公嘴的猴头,乃是个小童男,身形与两位大王相仿,生得相貌清奇,却十分精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