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一人力压耶稣会(2 / 2)

孙二弟喃喃自语了几句,看到神像不再有惶恐,高高挺起胸膛,大步走过。

在修士的指引下,两人穿过几个回廊,进入一个长厅。

厅内一张大桌子上,铺着一张巨大的画绘,正是陈子履曾画过的全球季风图。

十余老少正围着探讨,看到嘉宾到来,纷纷转过身迎接。

陈于阶为陈子履一一引见,有汤若望、龙华民、罗雅谷等西洋修士,也有好几个大明士子。

最后一个老者,则是大明礼部尚书,内阁辅臣徐光启。

陈子履拜道:“卑职见过徐阁老。”

徐光启笑道:“所谓沙龙,乃大家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促膝而谈,讲究一个无拘无束。官场上那一套,在这里就免了。”

“阁……老宗师所言甚是,学生受教了。”

陈子履执学生礼,是只论学问深浅,不论官场尊卑的意思。

徐光启显然很满意这个称呼,笑吟吟地招呼大家落座。

开这次沙龙,本就为了参详全球季风图,正主既然来了,话题自然转到上面。

汤若望来到大明十余年,中国话已说得很好,而且很懂得中国礼仪。

寒暄了好几句,才开口问道:“听闻陈居士的季风学说,传承自耶稣会修士。敢问陈居士,是哪一位修士?”

陈子履早有准备,厚着脸皮道:“吾幼时,曾见过贵会修士毕方济,得知大地乃一个大圆球。

后来,问过好几个佛郎机海商,得知全球各洋各海,均有信风之说。因而潜心研究,猜想刮风下雨的起因……”

他胡吹乱侃了一番,既把季风学说,与耶稣会扯上了关系。

又点出这是自己的潜心研究,偶然顿悟,毕方济只是启发萌芽,没有直接传授。

总而言之,把全球季风图的谎,圆清楚了。

接着,又把季风学说伪装成猜想,重新讲了一遍。

其中涉及的天文、地理、大气、洋流等知识,不超出耶稣会所知范畴。然而所延伸的猜想,却十分新颖,足以开创一个新流派。

几个大明士子听得如痴如醉,直呼季风猜想既有天马行空,又十分合理。

让人听了,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汤若望等西洋修士本以为,这是耶稣会学者的最新成果,正想借此机会,狠狠地露一次脸。

没料到,竟是陈子履自己想出来的。

略显尴尬之余,又不得不暗暗佩服:这一轮,这个年轻的大明官员,把整个耶稣会都比下去了。

徐光启亦听得连连点头,叹道:“中国每年春夏刮东南风,秋冬刮西北风,原来是这个缘故。老朽垂暮之年,还能听到如此学说,真是畅快呀!子履,你凭此学说,可称大师矣。”

陈子履连忙自谦:“老宗师过奖了,全球季风之说,只是一个猜想,未可称完备。还需要更多同道,一起验证真伪,去芜存菁……”

一场沙龙,足足开了一个半时辰,直到日渐黄昏,才宣告散场。

徐光启邀陈子履到内室,换上了略带严肃的表情。

“子履冶学如此严谨,可见胸有真才实学,并非狂妄谄媚之人。你老实告诉老夫,对于山东局势,你到底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