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履所设计的铁炮车,由原来的木制炮车,根据受力原理,改装而来。
首先拆除多余的横梁,以减轻车身重量。再用八根L型钢条,做成新的车架。
那种被捶打成L型的钢条,被陈子履称为“角铁”。
不到半寸厚薄,却极为坚固,足以支撑三百五十斤的三磅炮。
车架和车轴之间,装上弹簧减震器,以减缓车架对车轴的冲击。
一些既关键,又不宜换成铁器的部位,则加上铁箍箍实。
陈子履还为大炮设计了炮托,大炮与炮托之间,用另外四个弹簧卸力。
他告诉三个钦差,大炮平射时,炮托上的两个大铁犁,会事先犁进土里……
整个炮车加上大炮,不到七百斤,只比原来重了两百来斤。
却因为换上大量角铁,比之前坚固了数倍。任由炮身怎么上下颠簸,都不会把车架,或者车轴压坏。
最重要的是,大炮可以在炮车上直接平射,无须搬上搬下。
总而言之,往后炮队可以跟随步队进攻,而不是守在一个地方,傻傻等待了。
吴睿听得一愣一愣的,对陈子履的吹嘘不置可否。
当炮车改装完毕,他的眼神充满了震惊。
因为新炮车的样子太怪了,和神机营里的所有炮车都不同。
那对新造的大轮子,足足有四尺多高,上沿快和矮个子齐平了。看起来十分滑稽。
陈珂和陈琨两兄弟,亦对铁炮车是否实用,充满了怀疑。
因为他们知道,大炮开火时,向后的力道十分惊人,所以尾部必须抵着大地。
如果在炮车上平射,大炮一定向后飞出,撞死站在后面的士兵。
如今,仅用两个不甚粗壮的铁犁撑着,怎么看都不太靠谱——铁犁一定会吃不住力,折成几段的。
陈子履倒没那么多想法,先检查安装是否严丝合缝,再指挥炮兵把大炮装到车上,忙得不亦乐乎。
吴睿忍不住走到他身后,问道:“陈知县,你以前……做过这种炮车吗?到底行不行?”
“没有。应该……行吧。”
陈子履第一次用AI设计机械,也不知道行不行,只好老实承认没做过。
“不过,试一试就知道了,”说着,转向炮队士兵,“推起来,跑两圈。”
“是,县尊。”
六个炮兵收起铁犁,推着炮车开始绕晒谷场,由慢至快,还挺稳当的。
陈子履看了一会儿,眼见没什么差错,便招呼三个钦差到一旁坐下。
屏退左右,然后掏出一纸密令。
“这是徐总兵昨夜遣人送来的。吴公公虽不是军中赞画,却是钦差,想来看了也无妨。”
“徐总兵到了?”
吴睿又惊又喜,连忙打开密令,只见上面写着:
徐一鸣率三百镇标抵达浔州,府城暂无失陷之虞。陈子履可相机行事,率部走水路撤回贵县,无须苦苦坚持。
吴睿顿时黯淡下来:“才三百兵马,顶什么事。”
“下官问过了,徐帅有一百铁骑,若后天决战时,伺机冲杀……”
陈子履细细解释,徐一鸣这次星夜兼程,就是为解浔州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