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县三个举人,各有各的路子。
高运良醉心田亩,变着法子侵吞军屯。梁员外除了喜欢田地,还喜欢开铺子,欺行霸市。
当然都是家奴打点,举人老爷是不会出面的。
李员外住在城北,村子离平天山不远,天气晴朗的时候,抬头就能看到山顶。
他来快钱法门是倒卖山货,包括木材、熏肉、草药、苗药等等。
暗地里,还会倒腾盗采银矿的废料:铅锭、密陀僧和铅丹。
关于山火风波,李员外知道的内幕,不比官府少多少。
他十分清楚,山上非但有富矿脉,而且不止一脉两脉。
肯定是真的。
否则宋毅放火烧山,就成了彻彻底底,彻头彻尾的大笑话了。
李员外只是拿不准,开办银场到底麻不麻烦,到底挣不挣钱。
既然陈子履信心满满,他便在将信将疑中,拿起那沓厚厚的纸细看。
只见第一页上,只有十二个字:官督民办平天山矿场募股书。
李员外心想:“募股就募股嘛,名字还起得挺正式。难道陈知县也是个儒商,对做生意也有心得?能比我还强?”
他有心较量一番,自然看得格外仔细。
然而才看到小半,嘴巴便有点合不上来了。
梁员外见状,也拿起前几页仔细观摩,结果内心的震惊,一点不比李员外少。
细!
太细致了!
从办多大规模,到招募多少矿丁;
从采办什么物料,耗费几何,到开路进山;
从开炉冶炼,到废料物尽其用;
从需要多少本金,到利润按股分红……
募股书里,全部写得一清二楚。
这哪里是普通商人能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亲身草创过几次银矿,决计懂不了那么多。
还得办过大矿,小打小闹的盗采不算。
要知道,中国是个贫银的国度,富银矿尤其稀少。除了云南之外,其他省份几乎没有。
能写出这份东西的老江湖,天下间屈指可数。
而那样的老江湖,怎会可能把累年心得写出来,再拿给别人看呢。单单这份东西,便价值千金。
是以梁、李两个员外都十分震惊,心中直呼陈知县大气,太交心了。
“陈知县背后有能人呀,怪不得笃定能赚钱!”
陈子履在一旁静静喝茶,对于眼前二人的反应,一点都不奇怪。
开矿场他是新手,两眼一抹黑。
不过他不懂,却有“人”懂。
对于海容百川的AI来说,土法炼银非常简单,没有任何秘密。连冶炼废料如何利用,能产出多少利润,全都一清二楚。
结合韦金彪的盗采经验,再加上后世的商业法门,多捣鼓几次,一份开矿方略就有了。
尽管比起后世,难免有些草率,然而对于梁、李而言,已经足够震撼。
现下,富矿找到了,人有现成的,崇祯急需开拓财源,亦会扫清障碍,鼎力支持。
唯一欠缺的,就只剩下钱了。
陈子履早想好了,所需的三万两本金,就从本县,还有邻县乡绅手里抠。
筹集方便,往后还好拿捏。
陈子履鼓动道:“反正上下打点,还有修路上山的钱,是一定要花的。索性办得大一点,先募两千流民修路,八百矿工开采,试个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