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不合时宜的姐夫(2 / 2)

不过丁永奎等人齐齐认罪,将罪名硬扛下来,从名义上看,也挑不出什么错。

大家私下议论,县太爷毕竟不是包拯、海瑞,能为小老百姓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

县衙之内倒是一片凛然。

陈子履以渎职之罪,重惩了一干涉案吏员。

其中,以黄有禄受到的处罚最为沉重,判了个“杖一百、徒三年”。

还好陈子履缺钱,才准许以二百两银子赎罪,赶出县衙了事。

刑、户两房书办,并办事不力的皂隶,拢共二十多人,或杖责三十,或杖责五十,以示惩戒。

一时间,县衙们鬼哭狼嚎,惨叫连连。

其余胥吏衙在一旁观刑,均心有戚戚然:

我的妈呀!县尊手段如此狠辣,最近可得收敛一些,别犯在他手里了!

陈子履借着这股势头,连下十几道札付,让胥吏衙役分头前往各乡,督促里甲派人巡查堤坝,轮值望水。

各乡各里有人盯着,哪怕仍觉是瞎折腾,也只好照札付办事。

大户们目睹陈子履的手段,都不敢再有怠慢之心,纷纷招呼歇家运粮入城,让米店敞开售卖。

城内米价应声而落,从每斤8钱半,很快降到每斤6钱。

陈子履吩咐赵二,将十几家米铺的东家找来,提出以每石0.6两的价格,籴入一千石大米,每家各一百石。

又警告大小米铺,不得以此为名,上调粮价。

米铺东家早收到靠山的警告,宁愿不赚银子,也不能得罪县尊,于是咬牙应承。

一时间,全县上下忙碌起来。

坊间都说,县太爷乃星宿下凡,如此安排,必有深意。

大家且先信三分,等上一个月,预言不灵之时,再骂不迟。

陈子履一连忙了三天,眼见属下实心办事,常平仓渐渐充实,心中重担舒缓了不少。

洪灾眼看到来,奏请朝廷拨银子修堤坝,肯定是来不及了。

乡民保持警惕,便能减少一部分伤亡,挽回一部分损失。

灾后,县衙再维持三个月赈济,等剩余的晚稻陆续收获,就不会出大乱子了。

以区区知县之力,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当好一任父母官,真不容易啊!

-----------------

这日,陈子履将结案卷宗,革除功名提请等文书,一一用火漆封好。

连同其他文书一起交给铺兵,发往浔州府衙。

十八桩案子,终于告一段落。

孙二弟蹑手蹑脚来到书房,呈上一封信函。

陈子履拿起一看,只见信封上写着,“吾弟子履亲启”几个隽秀小字。

竟是南海老家二姐的笔迹。

他满心欢喜地裁开信封,然而几息之后,脸色便有点不大好。

原来二姐在信内问过平安,便提到姐夫贾辉要来广西办事,不日将抵达贵县。

让弟弟在不为难的前提下,多少帮衬一下。

贾辉是生意人,所谓的“帮衬”,不是低买,就是高卖。

若是平日也就罢了,如今锦衣卫就在浔州城内,距离贵县城不到百里,不可能不“为难”。

孙二弟察言观色,问道:“又是姑爷的事?”

“嗯,他要来。”

孙二弟满不高兴,气鼓鼓道:“姑爷去哪里做买卖不好,偏偏来咱们县……唉,小姐也是两头为难,东家莫要生气。”

“我气什么?他来了,好吃好喝供着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