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对朱祁镇感到无比欣慰,大好的皇帝功绩就在前面等着他。
他相信明英宗肯定能办到。
原因无他。
祖宗真的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基础。
【此战朱祁镇下定决心要亲征瓦剌,但兵部尚书邝埜与侍郎于谦谏言,六师不宜轻出,认为皇帝不应冒险亲征,而应坐镇中枢统筹全局。
朱祁镇执意前往北边,引起了满朝武文反对,不少人甚至以死相逼,就是要阻止明英宗!】
朱棣脸色铁青。
虽然他们说的也没错,为了国家的安定,皇帝必须要坐镇中枢。
可朱祁镇早就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御驾亲征有何不妥呢?
为什么这些大臣拼命劝阻?
“瓦剌不过两万人,他们怕什么?”
“这个也先如果能以这两万人打赢我明军,那他就是千古第一战神!”
朱棣的怒火,让众人感到畏惧。
却又不无道理。
朱祁镇打了这么多大胜仗。
其实也很需要一场御驾亲征的大胜,巩固他在百姓心中的声望。
这种情况下,他实在不太明白。
为什么满朝文武都要会极力阻止。
但好在,朱祁镇的脑子没那么傻。
【当时满朝文武不同意打这场战,估计也是因为明军实在没什么战斗力了,在瓦剌犯边之前的同年,正统十三年,大明内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叛乱。】
【叛乱的规模极其之大,长江以南,烽火遍地,东南、西南这两处叛变的规模太大,西南西自永宁(今贵州晴隆),东至沅州(今湖南芷江),北起播州),东南达武冈(湖南今县)的广大地区内……在这短短几天时间内,就爆发出了最少20万人规模的大起义。】
你们没听错,这是几天内突然爆发的叛乱,朱祁镇不得不第一时间,就调动二十几万人,由陈懋、王骥率领前去平叛,这二十几万大军平乱了整整八年。
也就是说朱祁镇御驾亲征的时候,京营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兵马了,朱祁镇不可能全部带走的,最多也就只带了二十万兵前往!】
【这二十万兵之中,有京营里的主力精锐,也有民夫,甚至还有官军私属!】
“若真是这样的话,瓦剌这一战,确实不该打!”
朱棣眉头紧锁,多年的征战累积的眼光,让他很快就察觉到情况不太对劲。
二十多万大军在外平乱。
这还要打瓦剌。
三线同时作战啊。
这显然太危险。
因为大明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了。
站在军事角度来看,预备军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是在这种多线同时打仗的情况下。
若京师之中没有预留预备兵,随时应对危机情况,很容易就造成某一处战场崩塌的。
难怪兵部会不同意朱祁镇的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