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任务完成,逛街(2 / 2)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海腥味、路边小吃摊飘出的食物香气,还有……那无处不在,沁人心脾的甜香。

“是槐花!”周慧兰惊喜地指着道路两旁。

高大的槐树枝叶繁茂,一串串形似小风铃的槐花缀满枝头,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散发出浓郁而清甜的芬芳,几乎笼罩了整个街区。

微风拂过,花瓣如细雪般簌簌飘落,落在行人的肩头、发梢,也落在石毅和周慧兰的身上。

他们随着人流,来到了赵刚极力推荐的**公园。这里没有后世繁华的游乐设施,却有着最质朴的海滨野趣。

长长,平缓的沙滩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芒,清澈的海水温柔地拍打着岸边。

礁石区,几个半大的孩子正提着赶海的小桶和铁钩,专注地在石缝里翻找着小螃蟹和海螺。

海风带着湿润的凉意,吹散了城市的喧嚣,也吹拂着周慧兰的裙角和发丝。

她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槐花香和海味的空气,脸上绽放出纯粹而放松的笑容,连日来紧绷的心弦彻底松开了。

“真舒服。”她轻声感叹,目光望向海天一色的远方。

石毅站在她身旁,双手插在裤袋里,同样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

海浪规律的节奏、海鸥清越的鸣叫、孩子们兴奋的嬉闹、远处隐约传来的手风琴声、还有身边人身上传来的、混合着阳光和淡淡香皂味的温暖气息。这种平凡而充满烟火气的宁静,对他而言,是另一种珍贵的体验。

“走,带你去吃好吃的。”石毅自然地牵起周慧兰的手,温热的掌心包裹着她微凉的手指。

周慧兰脸颊微红,却没有挣脱,任由他牵着,离开了海边,再次进入城市的街道当中。

青泥洼桥一带,是大连这个时期最热闹的市井所在。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布庄、副食店、国营百货公司的橱窗里陈列着搪瓷盆、暖水瓶、花布等紧俏商品。更多的是临街支起的小吃摊和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小贩,构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市井画卷。

“焖子!热乎喷香的大连焖子嘞!”

“海凉粉!冰凉解暑的海凉粉!”

“烤鱼片!现烤的鱿鱼丝!”

各种带着浓重海蛎子味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混合着食物诱人的香气,冲击着人的感官。

石毅拉着周慧兰在一个生意火爆的焖子摊前停下。只见摊主熟练地从一口大锅里舀出半凝固状的、颤巍巍的地瓜淀粉块(焖子),在刷了油的铁板上煎得滋滋作响,两面金黄焦脆。

然后快速切成菱形小块,堆在粗瓷碗里,浇上浓浓的、用芝麻酱、蒜泥、酱油、醋和辣椒油调成的酱汁,最后撒上一把翠绿的香菜末。

“来两碗!”石毅掏出零钱。

很快,两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焖子递到他们手中。周慧兰学着石毅的样子,用简陋的小竹签叉起一块。外层焦脆,内里软糯弹牙,裹挟着咸香微辣、蒜味浓郁的酱汁,一口下去,口感丰富,滋味十足,是地地道道、充满烟火气的海滨风味。

“好吃!”周慧兰眼睛一亮,忍不住又叉了一块。

接着,他们又在一个干净的海凉粉摊坐下。晶莹剔透、如同琥珀般的凉粉被切成细条,盛在碗里,浇上清爽的酱油醋汁,撒上虾皮、咸萝卜丁、香菜末和一点点辣椒油。用勺子舀起,滑溜冰凉,带着海洋的咸鲜和米醋的微酸,瞬间驱散了午后的微燥,令人胃口大开。

石毅还买了几串用竹签串着的、烤得焦香四溢的鱿鱼须和鱼片。鱿鱼须韧性十足,越嚼越香;鱼片则烤得酥脆,带着大海特有的鲜甜。

他们就坐在路边简陋的小马扎上,晒着暖洋洋的太阳,吹着带槐花香的风,品尝着最地道的大连街边小吃。

看着眼前熙熙攘攘、充满活力的景象,穿着列宁装的妇女结伴购物,戴着前进帽的工友在路边小摊喝散装啤酒聊天,背着书包的学生追逐打闹,还有穿着苏式水兵条纹衫、身材高大的水兵好奇地打量着街景……一切都充满了蓬勃生机,这是属于新种花家的朝气。

周慧兰小口吃着凉粉,看着石毅轻松自在地解决掉最后一块烤鱼片,嘴角一直噙着温柔的笑意。

这一刻,没有了沉重的任务,没有了复杂的图纸,只有最平凡的烟火人间,和身边这个强大却愿意陪她感受这份平凡的男人。阳光落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真想……时间就停在这一刻。”她低声说,声音轻得像耳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眷恋。

石毅转过头,深邃的眼眸映着阳光和她带笑的脸庞,没有说什么,只是伸出手,将她被风吹乱的一缕发丝,轻轻地别到了耳后。

“以后我们会更好,我会和雪茹、淮茹她们说的,咱们一家人快乐的在一起,而且我也要想办法治好你,将来咱们有自己的小宝宝。”石毅深情的对她说道。

“嗯,我相信的。”周慧兰看着石毅那坚定的眼神,一时之间感动的无以加复,低声说了一声,然后就静静的趴进他的怀里。

两人温存了一会儿后,然后就开始去店铺里,进行买买买的购物活动,毕竟家里的人可是不少,都要准备礼物,要不然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

东北什么东西最出名,那肯定是东北三宝了,但这些东西并不好买,他们也找不到买卖的地方,所以就暂时放弃了,等回到造船厂询问一下赵刚,到时再说。

他们只能买一些比较常见的东西,比方说像是海鲜干货,樱桃罐头,以及一些简易的贝雕制品等等。

这些东西在现在的大连还是比较适合当礼物,带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