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现在轮到我许愿(1 / 2)

电话接通的瞬间,整条老街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按下了静音键。

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在狭窄的巷弄里交织成一片急促而诡异的交响,随即又戛然而止。

街坊们愕然地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个沉寂已久的群聊,发起人正是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楚牧之。

几分钟后,楚家祖屋那扇尘封的木门吱呀一声敞开,鱼贯而入的是一张张带着惊奇、疑惑与关切的面孔。

客厅里,一张由几张方桌拼成的长桌横亘中央,气氛庄重得像一场古老的家族会议。

楚牧之站在长桌尽头,神色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是将一个略显陈旧的金属盒子放在桌上。

“这是信念盒。”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他打开盒子,一件件取出里面的东西,郑重地陈列在桌面上。

一本褪色的相册,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围裙,还有一把刚刚被修复、闪着崭新光泽的木椅。

每一件物品,都牵动着在场某些人的记忆,也代表着楚牧之与那个神秘“系统”的一段过往。

“以前,是它在帮我。”楚牧之的手指轻轻划过那个曾作为他一切力量来源的终端,语气里没有半分留恋,“现在,我想试试,用我们的手,去帮我们之外的人。”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然后从盒子里拿出了一沓东西——七十三张被精心剪裁的星形纸片。

“这里有七十三个愿望。”

他将纸片像扑克牌一样在桌上摊开,每一颗星星上,都用稚嫩的笔迹写着一句话。

“有人想学编程,造一个会说话的机器人。”

“有人怕黑,想要一盏永远不会熄灭的夜灯。”

“有人……想再见一次妈妈。”

这些话语,轻飘飘的,却像一块块巨石砸进众人心里。

他们瞬间明白,这些都是街上那些孩子们在终端任务日志里留下的、从未被“系统”选中过的、最纯粹的心声。

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蹲在楚牧之脚边的小黑猫,迈着优雅的步子跳上长桌。

它走到一小碟金色漆料旁,用自己毛茸茸的尾巴尖轻轻蘸了蘸,然后,在每一颗星星纸片的背面,小心翼翼地画上了一个小小的、潦草却极具辨识度的图案——“牧之”二字的缩写。

金漆在灯光下闪烁,仿佛为这些卑微的愿望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芒。

“我提议,”楚牧之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以后每个月的十五,定为老街的‘许愿夜’。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写在纸星上,挂到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上。”

他顿了顿,看着众人专注的眼神,继续说道:“任何人都可以去摘取星星,完成上面的愿望。不需要留名,也不需要邀功。这只是街坊邻里之间,一场心照不宣的互助。”

一直默默站在人群中的苏晚晴,此刻站了出来。

她曾是“系统”逻辑的破解者,此刻却成了新规则的构建者。

她低声补充道:“我们可以设立一个最简单的规则。每当有一个愿望被实现,我们就一起点亮街口的一盏路灯。不联网,不记录,只让光来说话。”

这个提议简单、纯粹,又充满了诗意。

“嘿,那我这算不算?”修鞋的陈师傅举起自己布满老茧的手,笑着问,“我每天坐在街口给人修鞋,看到谁家孩子鞋带散了,顺手给系上,这也算接任务?”

楚牧之对他点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算。任务奖励,鞋子耐久度加一。”

“哈哈哈!”众人一阵哄笑,之前的凝重气氛一扫而空。

就在这片笑声中,小黑却一脸严肃,用它带着金漆的爪子,轻轻地从桌上拍下了一颗空白的星星纸片,然后用小脑袋顶着,一直推到信念盒的旁边,用肉垫稳稳地压住。

仿佛在宣告,这第一个任务,它接了。

首个许愿夜很快到来。

月光如水,洒在老槐树上。

街坊们陆陆续续将自己的纸星挂上枝头,满树星辉,摇曳生姿。

楚牧之也挂上了自己的那一颗。

上面只有一句话:“希望有人替我忘记系统。”

他写下这句话时,内心一片坦然。

这或许是整棵树上最虚无缥缈、最不可能被完成的愿望。

他没指望任何人能接下,这更像是一种与过去的告别仪式。

然而,第二天清晨,当他推开门,却看到老槐树下,静静地放着一小罐蜂蜜。

阳光透过玻璃瓶,将琥珀色的蜜糖照得晶莹剔透。

瓶身上贴着一张手写的标签:“遗忘太苦,先给生活加点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