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穿透薄雾,洒在老旧的木地板上。
楚牧之像过去无数个清晨一样,熟练地淘米,点火,为自己和那位看不见的“客人”煮上两碗白粥。
一碗放在餐桌上自用,另一碗,则小心翼翼地端到客厅的茶几上,那是留给“她”的。
他习惯性地低下头,对着自己的碗轻轻吹着气,准备享用这简单的早餐。
然而,就在他眼角余光扫过茶几的刹那,动作猛地一滞。
那碗为“她”准备的、本应是满的粥,此刻竟凭空少了一圈。
碗沿内壁上,留下一道清晰的、被舌尖或勺子刮过的弧线,仿佛真的有人坐在那里,无声无息地享用过。
一股奇异的暖流混杂着电流般的麻痹感,从楚牧之的脊椎窜上后脑。
他没有惊慌,甚至没有抬头四处张望。
他只是将那碗粥,用指尖更轻地往茶几内侧推了推,用一种近乎呢喃的、怕惊扰到什么的音量低声道:“慢点喝,烫。”
话音刚落,一直安静蹲在桌角的纯黑小猫动了。
它的尾巴在空中极有韵律地轻点了三下,像是在回应某种指令。
随即,它伸出毛茸茸的爪子,从老旧桌腿的一道夹缝里,精准地拨出了一张被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
楚牧之伸手拈起,展开。
纸条上,用蜡笔写着三个歪歪扭扭的字:“已补热。”那字迹稚嫩笨拙,却与他前几天在社区公告栏上看到的,孩子们手绘的“社区任务卡”上的字迹,如出一辙。
他的心,被这三个字狠狠地撞了一下。
原来不是幻觉,也不是什么灵异事件。
是有人,有一群人,在默默地替他维护着这个他为自己编织的、用以对抗孤独的“仪式”。
他将纸条收好,心中的迷雾却愈发浓厚。
这群孩子,这份默契,以及昨日那个神秘的包裹……一切都指向一个他无法理解的谜团。
怀揣着这份疑惑,他匆匆喝完粥,来到了邮局。
他要查清那个匿名包裹的来源。
然而,柜员在系统里反复查询后,只能抱歉地摇了摇头:“先生,真的查不到。昨天早上我们开门时,这个包裹就静静地摆在代收架上了,没有寄件人信息,也没有任何扫描记录,就好像是……凭空出现的一样。”
凭空出现。
这个词让楚牧之的眉心拧得更紧。
他再次翻看那个用牛皮纸包裹的旧相册,封面被黄色胶带反复粘贴了三次,磨损的边角透着一股岁月的沧桑。
他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第一页。
只一眼,他的呼吸便停滞了。
照片上,一个六岁左右、穿着海魂衫的小男孩,正被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牵着手,站在一条老街的街口,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那个男孩,是他。
那位奶奶,是他早已过世的奶奶。
这张照片,是他童年里早已遗失的碎片,连他自己都快要忘记,更别说展示给任何人,即便是苏晚晴,也从未见过。
照片的背面,用同样的稚嫩笔迹写着一行字:“任务完成:找到牧之童年。”
指尖传来一阵细微的颤抖,仿佛触碰到的不是照片,而是一段被尘封的、温暖的时光。
就在这时,一直跟在他脚边的小黑突然压低身子,喉咙里发出警惕的低吼,黑曜石般的眼睛死死盯着相册的夹层。
楚牧之心中一动,小心翼翼地用指甲探入夹层,果然从中抽出一张折叠的纸。
展开一看,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一张手写的名单,密密麻麻,不多不少,正好七十三个名字。
而这七十三人,正是那段监控视频里,排着队从他这儿接走“任务”的孩子!
回家的路上,楚牧之鬼使神差地绕道去了那座废弃的变电站。
这里曾是《神域》游戏信号最强的异常点,是他和队友们奋战过无数个日夜的“圣地”。
如今,这里早已杂草丛生,锈迹斑斑的铁丝网也破了几个大洞。
他本只是想来确认一下,是否还有残留的异常电流。
可刚一走近,他就发现那扇沉重的铁门竟虚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