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自非洲的教授热泪盈眶:这意味着我们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也有机会参与最前沿的研究了!
玛格丽特主编一边鼓掌,一边不由得为他的魄力感到敬佩。
玛格丽特主编凝视着台上那个年轻的身影,一边由衷地鼓掌,一边在心底感叹这个决定的深远意义。
作为《细胞》的主编,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生物超算的开放将如何重塑整个生物学研究的前沿格局。
在她看来,不仅仅是一台超算,更是生物学研究范式的革命性突破。
传统生物学研究如同盲人摸象,研究者们只能通过有限的实验数据来推测生命的运作机制。
而凭借其独特的生物专用架构,首次实现了对细胞过程的全景式、原子级、动态模拟。
这将意味着一系列革命性的变革。
首先是从观察描述预测设计,研究者不再需要耗费数年通过试错来验证假设,而是可以在上预先模拟数千种可能性,精准锁定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其次是从单一尺度全尺度整合方舟能够无缝衔接从量子化学计算到细胞群体动力学的所有尺度,破解了长期困扰学界的多尺度整合难题。
最后是从经验驱动数据智能:其内置的数据引擎能够从海量模拟数据中自主发现新的生物学规律,甚至提出人类研究者难以想象的创新假设。
玛格丽特清楚地意识到,陆时羡今天开放的不只是一台超级计算机,而是打开了通往可预测生物学新时代的大门。
这个决定将催生出前所未有的合作模式,让全球科学家能够在同一平台上验证理论、共享洞见,极大地加速人类对生命奥秘的解读。
掌声持续了近三分钟,直到陆时羡多次示意才渐渐平息。
报告会的尾声,陆时羡向全球英才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繁缕研究院,才刚刚起步。”他望着台下:“但我们拥有世界一流的平台,充满挑战的科学问题,以及不受束缚的探索自由。在这里,你的想象力是唯一的限制。”
他当场宣布了“繁缕青年学者计划”、“访问科学家项目”以及数个重大攻关方向的博士后和研究员岗位,待遇优厚,且承诺给予极大的学术自主权。
当陆时羡结束报告时,时钟刚好走过八十分钟。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报告会结束后,专门的招聘区域被来自全球的年轻学者围得水泄不通。
许多顶尖大学的博士后、甚至一些已经获得教职的年轻教授,都表达了强烈的加盟意愿。
一位来自剑桥的年轻计算生物学家激动地说:“这里正在发生未来!没有什么比参与并塑造未来更令人兴奋的了。”
这场为期一天的报告会,其影响远超任何一场传统的学术会议。
它不仅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综合实力的展示,一次学术号召力的检验,一次人才吸引力的爆发。
通过这场高规格、高水平、充满自信的报告会,陆时羡和繁缕研究院向世界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