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它的平和 > 第2025章 年9月8日

第2025章 年9月8日(1 / 1)

李建国蹲在自家果园的土埂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烟锅里的火星在傍晚的暮色里一明一暗。手机揣在裤兜里,震了第三次,他才慢悠悠掏出来,是儿子李磊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按下接听键,屏幕里立刻跳出李磊那张带着点急功近利的脸,背景是灯火通明的写字楼大堂,穿着廉价西装的年轻人匆匆从他身后走过。“爸,跟你说个好消息!我跟我们经理跑了个大客户,成了的话能拿不少提成,到时候我给你换个智能手机,再给家里盖两间新瓦房!”李磊的声音透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眼睛里闪着对“快速成功”的渴望。李建国吸了口烟,烟雾从鼻孔里慢慢飘出来,他看着屏幕里儿子略显疲惫却又充满野心的脸,皱了皱眉:“磊子,做事稳着点,别着急。咱庄稼人讲究春种秋收,哪有撒下种子就立马结果的?”“爸,这都什么年代了,现在讲究的是效率!”李磊不以为意地摆摆手,“我们经理说了,抓住机会就能一步登天,这就是成功的快车道!我可不想像你一样,种一辈子果树,到头来就守着这几亩地过日子。”李建国还想说点什么,李磊那边有人喊他,他匆匆说了句“我先忙了爸”就挂了电话。看着黑下去的屏幕,李建国叹了口气,把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站起身拍了拍沾在裤腿上的泥土。果园里的苹果树已经挂了果,青溜溜的小果子藏在绿叶间,风一吹,叶子沙沙响,像是在附和他的叹息。

李磊是三年前离开家去城里的。那时候他刚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李建国想让他跟着自己学种果树,踏实过日子,可李磊死活不愿意。“爸,我同学王浩在城里做销售,才一年就买了电动车,还给家里寄了不少钱,我也要去!”他收拾行李的时候,眼睛里满是对大城市的憧憬,仿佛那里遍地都是机会,只要伸手就能抓住。李建国拗不过他,只能塞给他两千块钱,反复叮嘱:“在外头照顾好自己,别学坏,做事要踏实,别总想走捷径。”李磊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没当回事。在他看来,父亲就是太老实,一辈子被土地束缚住了,不懂什么叫“变通”。

刚到城里的时候,李磊确实吃了不少苦。他没学历没经验,只能从最底层的销售做起,卖过房子,推销过保健品,还发过传单。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到月租三百块的城中村出租屋,房间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一个桌子,墙上爬着蟑螂,下雨天还漏雨。第一个月,他只拿到八百块工资,除去房租和吃饭,几乎所剩无几。他不敢跟家里说,怕父亲笑话他,只能咬着牙坚持。那时候他总觉得,只要再熬一熬,就能找到那条“成功的快车道”。

转机是在他进了一家保健品公司之后。经理姓张,四十多岁,肚子圆滚滚的,说话油腔滑调,却很会“画饼”。张经理拍着李磊的肩膀说:“小李啊,我看你是块好料,脑子灵活,肯吃苦。跟着我干,保准你半年买车,一年买房!”李磊被这话冲昏了头,对张经理言听计从。公司卖的保健品号称能治百病,其实成本没几个钱,主要靠销售人员夸大宣传,专骗老年人的钱。一开始李磊心里还有点不安,可看到同事们一个个拿着高额提成,穿金戴银,他的那点不安很快就被贪念取代了。他跟着张经理跑客户,学着他的样子说瞎话,把普通的保健品吹成“神药”,看着那些老人掏出毕生积蓄买产品,他心里不仅没有愧疚,反而因为能拿到提成而沾沾自喜。

第一个月,李磊就拿到了五千块提成,他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觉,立刻给家里打了三千块,还特意打电话跟李建国炫耀:“爸,你看我没说错吧?我找到赚钱的门路了!再过几个月,我就能给家里盖新房了!”电话那头的李建国沉默了很久,才说:“磊子,你跟爸说实话,这钱来得干净吗?咱做人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能赚亏心钱。”“爸,你就是想太多!”李磊不耐烦地说,“这都是我凭本事赚的,合法合规,你就别操心了。”说完就挂了电话,他觉得父亲太保守,根本不懂城里的“生存法则”。

接下来的几个月,李磊确实赚了不少钱。他换了个大点的出租屋,买了新手机和电脑,还买了一身名牌西装,整个人看起来光鲜亮丽。他经常在朋友圈发自己和客户签约的照片,还有出入高档餐厅的视频,引得以前的同学纷纷点赞羡慕。王浩看到他的朋友圈,特意打电话来请教“成功秘诀”,李磊得意洋洋地把张经理的那套理论搬了出来:“想成功就得找捷径,抓住风口,一步登天!”王浩被他说得心动,也辞了工作,想来跟他一起干。

可就在李磊觉得自己马上就要“飞黄腾达”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有个老人吃了他们公司的保健品后病情加重,家属闹到了公司,还报了警。警察一来,公司的猫腻很快就被查了出来,张经理被带走了,员工们也都被问话。李磊不仅没拿到当月的提成,之前赚的钱也被没收了一部分,还被罚款了。他从公司出来的时候,天灰蒙蒙的,下着小雨,他站在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车,突然觉得一阵茫然。那套他引以为傲的名牌西装,此刻穿在身上像块抹布,沉重得让他喘不过气。他想给王浩打电话,却发现自己根本没脸开口;想给家里打电话,又怕听到父亲失望的声音。

他在网吧里躲了三天,吃泡面喝矿泉水,整个人瘦了一圈,胡子拉碴的,看起来像个流浪汉。第四天早上,他终于鼓起勇气给家里打了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是母亲的声音,带着浓浓的担忧:“磊子?你这几天怎么不接电话?你爸都快急疯了,天天去村口等你电话。”听到母亲的声音,李磊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他哽咽着说:“妈,我错了,我不该不听你们的话,我把钱都赔光了……”母亲没责备他,只是说:“钱没了就没了,人没事就好。你爸说了,要是在外面累了,就回家来,家里还有你一口饭吃。”

挂了电话,李磊收拾好简单的行李,买了回家的火车票。火车上,他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想起自己这三年在城里的日子,像一场梦。他以为找到了成功的快车道,却没想到那根本就是一条通往深渊的歧路。他想起父亲说的“春种秋收”,想起家里果园里的那些苹果树,需要浇水、施肥、剪枝,日复一日的照料,才能在秋天结出果实,哪有什么一蹴而就的成功?

回到家的时候,李建国正在果园里剪枝。看到儿子拎着行李站在田埂上,他放下手里的剪刀,走了过去,没有责备,只是说:“回来了?饿不饿?你妈在家煮了面条。”李磊看着父亲黝黑的脸和满是老茧的手,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爸,我错了,我不该总想走捷径,不该赚那些亏心钱。”李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知道错就好,年轻人谁没犯过浑?回来就好,踏踏实实做事,比啥都强。”

接下来的日子,李磊跟着父亲打理果园。一开始他什么都不会,浇水浇多了,剪枝剪错了,施肥也掌握不好量。李建国耐心地教他,从辨认果树的长势到判断什么时候该打药,从如何修剪枝条到怎样防治病虫害,一点一滴,毫无保留。每天天刚亮,父子俩就扛着工具去果园,中午回家吃口饭,下午又接着干,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累是真的累,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李磊浑身都疼,可他心里却很踏实,不像在城里的时候,总是慌慌的,怕被警察抓,怕客户找上门。

果园旁边有个小山坡,坡下有条小河,河边有几棵老柳树。傍晚的时候,李磊喜欢坐在柳树下,看着父亲在果园里忙碌的身影,看着夕阳把果园染成金色,看着河面上的波光粼粼。他想起小时候,父亲也是这样带着他在果园里干活,那时候他觉得种果树又累又枯燥,总想快点长大离开这里,可现在,他却觉得这样的日子格外安心。

母亲在村口开了家小面馆,卖清汤面和卤味,生意不算火爆,但每天都有不少老顾客。早上和晚上,李磊忙完果园的活,就去面馆帮母亲打下手,端面、洗碗、收钱,虽然琐碎,却很充实。有一次,他给一个常来的大爷端面,大爷看着他说:“建国啊,你儿子真懂事,不像以前那些年轻人,总想着出去赚大钱,不安分。”李建国笑了笑:“年轻人嘛,总要摔跟头才知道踏实的重要性。”李磊听着,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对了方向。

秋天的时候,果园里的苹果熟了,红彤彤的挂满了枝头,远远望去,像一片红色的海洋。父子俩雇了几个人帮忙摘苹果,然后拉到镇上的集市去卖。李磊想起自己在城里做销售的经历,虽然那些手段不光彩,但也学到了一些营销技巧。他把苹果按大小和品相分成几等,标上不同的价格,还特意做了个牌子,写上“自家果园种植,无农药无化肥”。他嘴甜,会跟顾客聊天,介绍苹果的口感和吃法,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来买。一天下来,能卖出去几百斤苹果,比父亲以前单打独斗卖得多不少。

卖苹果的钱存了起来,李磊没有像以前那样想着立刻花掉,而是跟父亲商量:“爸,我想把果园扩大点,再种点新品种的果树,然后在网上开个店,把咱们的苹果卖到外地去。”李建国看着他,点了点头:“你有想法就去做,爸支持你。不过记住,一步一步来,别着急,果树要慢慢种,生意要慢慢做。”李磊点点头,他知道,这次他不会再走捷径了,他要像种果树一样,踏踏实实地把生意做起来。

他开始上网查资料,学习新品种果树的种植技术,还去邻县的果园考察,请教有经验的果农。他在网上注册了网店,拍了果园和苹果的照片、视频,详细介绍苹果的种植过程。一开始网店生意不好,很少有人问津,李磊没有灰心,他每天都更新网店内容,回复每一个咨询的客户,还推出了试吃活动,只要付邮费就能免费试吃。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的苹果,网店生意渐渐好了起来,有时候一天能接到几十单订单。

年底的时候,李磊算了算,除去成本,赚的钱比在城里做保健品销售的时候还多,而且这些钱来得干净、踏实,他花着也安心。母亲的面馆也因为他的帮忙,生意好了不少,每天都坐满了人。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吃着饺子,看着春晚,李建国举起酒杯:“来,咱爷俩喝一个。磊子,爸为你高兴,你终于长大了,知道踏实做事的道理了。”李磊端起酒杯,跟父亲碰了一下,一饮而尽:“爸,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我现在才明白,你说的‘春种秋收’是啥意思,成功没有快车道,得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

过完年,李磊认识了邻村的姑娘晓燕。晓燕在镇上的小学当老师,温柔善良,不嫌弃他是个种果树的。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母亲的面馆里,晓燕来吃面,李磊给她端面的时候,不小心把汤洒在了她的衣服上,他慌慌张张地道歉,晓燕却笑着说:“没事,一点小事而已。”后来,晓燕经常来面馆吃面,有时候还会去果园帮他们摘苹果,两人慢慢熟悉起来,互生情愫。李磊没有像城里的那些年轻人一样,送昂贵的礼物,搞浪漫的惊喜,他只是每天早上给晓燕送一袋新鲜的苹果,晚上陪她在河边散步,跟她讲果园里的趣事,讲自己以前的荒唐经历。晓燕很欣赏他的坦诚和踏实,她说:“我就喜欢脚踏实地的人,那些总想一步登天的,靠不住。”

第二年秋天,李磊和晓燕结婚了。婚礼办得很简单,就在家里摆了几桌酒席,请了亲戚朋友。婚礼上,李磊牵着晓燕的手,看着台下的父母和亲友,动情地说:“以前我总以为,成功就是赚很多钱,住大房子,开豪车,可现在我才明白,成功是靠自己的双手挣来的踏实生活,是父母的健康,是爱人的陪伴。幸福也没有高速路,它就在每天的柴米油盐里,在果园的果香里,在面馆的烟火气里。”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建国看着儿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婚后,晓燕也经常来果园帮忙,有时候还会在网上帮李磊打理网店。夫妻俩一起浇水、施肥、摘苹果,一起打包订单,一起给客户发货,虽然辛苦,却很幸福。晓燕怀孕的时候,李磊每天都给她削苹果吃,摸着她的肚子说:“宝宝,等你出生了,爸爸带你去果园看苹果树,教你怎么种苹果,让你知道,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收获。”晓燕笑着说:“好啊,我们一起教他,让他从小就明白,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

又到了苹果成熟的季节,果园里一片丰收的景象。李磊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站在果园里,看着红彤彤的苹果,看着忙碌的父母和爱人,心里充满了满足。他想起自己曾经在城里追逐的那些所谓的“成功”,不过是镜花水月,而现在拥有的,才是真正的成功和幸福。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很多挑战,但他不会再害怕,因为他明白了,只要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果园里,洒在一家人的身上,温暖而美好。李磊抱着儿子,在他的小脸上亲了一口,轻声说:“宝宝,记住,春种秋收,天道酬勤,这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