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赚了钱?”
朱元璋缓缓饮了一口热茶,看着外面匆匆行人,总觉得刘英的话,有些不对劲。
思索片刻后,朱元璋终于明白了过来。
“雍泰,你说大家都赚了钱,但那些买了那些瓜果蔬菜、咸菜、罐头、毛衣的百姓们,可赚了钱?”
“他们应该没赚多少!”
刘英直接摇头。
朱元璋轻叹一声,“如此,咱看这经济也没发展多好啊!”
刘英道:“陛下,微臣有话辩解!”
“你辩解!”
在外面,老朱说话更随意了很多。
自然,刘英也随意很多。
“陛下,虽然大头的钱,都是工部与那些商贾、权贵们赚了。
但,陛下应该没考虑过,种植玻璃暖房的那些农户们。
另,制造罐头、咸菜、玻璃、钢架、毛衣的人,也都是一些青壮劳力与工匠们!
制造这些,他们肯定会有工钱……”
“如此,他们虽然花钱购买了这些物件,但他们也都赚钱了!”
说着,刘英继续轻笑道,“另,能买得起罐头、咸菜、玻璃、毛衣的那些百姓们,也定是一些富户。
这便可以证明,他们也都赚钱了。”
“……雍泰说的也有道理!”
朱元璋也缓缓回过神。
“陛下,至少那些百姓们家中,已经不再缺粮。他们有余钱,他们可以花钱,购买一些罐头、咸菜、毛衣这些物件。”
“哪怕是没有余钱购买这些物件的那些百姓们,他们今年赚来的钱,也可修补房屋,或是购买一些普通衣物。
还有那些零嘴……”
“不论如何,都足以证明,大明的所有人,就连那些百姓们,也都比往日,富裕了些!”
“陛下圣明!”
突然,朱元璋又想起什么,满脸惊疑的看向刘英。
“雍泰,但所有人都富了,那他们的钱,都是从哪来的?
那些钱,都是田里的粮食,那是固定的。
有人多了,必定就有人手里的粮食会少!”
刘英轻轻一笑,“陛下,钱财并非凭空产生。但,也并非一成不变。
钱财的流转,便如同江河之水,贵在流通不息。”
“至于微臣方才所言,大家都富了,这也是有原因的。”
“譬如,咱大明,每年都会将前朝暴元的铜钱,或是宋钱,亦或一些铜器、铜块,雕刻为铜钱。
另,还制造一些银币与金币。”
“另,还有些东西,也可当做钱财。”
“微臣所在工部的工坊,那些玻璃工坊、罐头工坊、织造工坊……雇佣了大量工匠力役。
那些工匠力役,凭借双手劳作,制造出玻璃、罐头、毛衣等物,这些物件,也可抵作钱财。”
“另,他们制造出这些物件,也能得到工钱,是他们从无到有赚来的钱财。
他们用这钱购买柴米油盐、添置衣物、修缮房屋,钱便流入了种粮的农人、织布的妇人、卖杂货的商贩手中。这
些农人、妇人、商贩,又用赚到的钱去购买罐头、咸菜、甚至攒钱买块玻璃装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