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我们所在的这片相对‘外围’的区域,我们称之为‘破碎前沿’。”
哈斯克镇长指着地图上铁礁镇所在的、被无数渊涡和危险区域包围的狭长地带。
“这里环境最‘温和’,资源相对分散,像我们这样的小型幸存者据点可能还有几个,但彼此隔绝,难以联系。”
“指令确认。”潮汐之心的回应平稳而高效,“扫描无人机群已待命。数字模型构建程序启动。”
“院长,奥义号的生物实验室,暂停非核心项目。”
“集中力量,我需要针对‘开拓者号’的材质和环境,设计出专用的‘修复藻种’和‘结构强化菌群’。”
“目标不是替换,是共生,是让生物科技成为它新的‘免疫系统’和‘骨骼肌肉’。”
院长官慧敏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充满了科研人员面对挑战时的兴奋:
“很有意思的课题。”
“利用生物矿化作用修复金属疲劳,分泌有机聚合物填充裂纹,甚至诱导藻类在船壳形成能量吸收层……”
“理论上完全可行,我们需要铁礁镇提供舰体材料的原始样本和当地水体的详细成分分析。”
哈斯克镇长连忙道:“有!都有!老欧文,快去把材料样本库的密钥拿来!”
整个澄光岛和残存的铁礁镇,如同精密仪器上的齿轮,开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高速运转起来。
数小时后,初步的扫描结果和数据分析,呈现在重新亮起的全息影像上。
那不再是星图,而是一个巨大、残破、却依旧能看出昔日雄伟轮廓的工业母舰三维模型。
红色的损伤标记如同恶性的肿瘤,遍布舰体,尤其是在龙骨、引擎接口和外部船壳处。
“情况比预想的更严峻,”墨磐指着几处关键部位。
“主龙骨出现多处微观裂纹扩展,b区动力传输管道大面积锈蚀堵塞,外部船壳平均厚度因腐蚀减少了百分之十七。”
“直接进行大规模工程修复……风险极高,几乎不可能。”
会议室内气氛微微一沉。
但凌疏影的目光却落在那些红色的标记上,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潮汐之心,模拟分析,如果我们在这些关键损伤点,引入具有定向生物矿化能力和应力感知的‘骨藻’”
“同时在外壳培育能够分泌抗腐蚀有机膜并吸收转化辐射能量的‘星尘藻变种’,结构稳定性提升概率有多少?”
全息模型上,开始出现绿色的、如同神经网络般蔓延的光点,它们精准地附着在红色的损伤区。
“模拟计算中……引入‘骨藻’群落,预计可在九十天内逐步修复微观裂纹,提升主龙骨强度百分之十五。”
“‘星尘藻变种’形成覆盖层后,船壳腐蚀速率可降低百分之七十,并能吸收环境辐射转化为低等级可用能源。”
“整体结构失效风险……降低至可接受范围。”
百分之十五的强度提升!百分之七十的腐蚀减缓!还能转化能源!
铁礁镇的众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简直是神迹!